第一一三章 老麻雀心态的微妙变化 (第3/3页)
率领大伙走上了回归自己根据地的道路,來自后世的他想得通:自己不是救世主,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救下了这大批的指战员,再多,就超过自己的能力了,到时候说不定人沒救得、大伙却又沒保住,
在1933年的最后的3天,李剑生带着大队人马、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回到了湘粤桂赣边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宜章,受到根据地苏维埃主席何长明、红十八军团政委黄苏为首的根据地党、政、军领导的集体欢迎,
因为李剑生部行动时,一直带有两台电报机,因此根据地早已获知李剑生这个团队的规模,这会儿等大队人马一到,便各有安排:李剑生带回來的这些指挥员,全部就近安排根据地专业建造的集体宿舍,不过眼下保证不了每人的单间,但每四人一间还是沒问題的,至于李剑生一直带着的两营贴身部队,即按建制各自回归原來的抽调部队,休整,
接下來是各部队整训,各新來人员熟悉根据地和部队,至此,包括李剑生亲自从中央苏区带來的1000多人,以及各地红军中受到中央的调令后,分批次进入根据地的几百人,总计有超过1600名红军优秀指挥员、指战员來到了李剑生的根据地,尽管已经是年关了,李剑生与黄苏商量后,又开党委会议,最后决定,这些红军的优秀干部,立即整入部队,与各部队熟悉,原则上,这些新來的骨干都充实到基层,主要是连、营一级的军政副职上;部分特别优秀的,充实到师、旅一级的军政副职上;另几个李剑生熟悉的,如廖容坤、季振同、曾中生等人,则充实到军团级上來,曾中生是接到中央的调令后,从红四军政委任上來到红十八军团的,他是早李剑生一步到达根据地,并已经与黄苏等几个见了面了,就是听到他的大名,李剑生才大是感叹,心中又道:这一回,这个人物怕是再不会出现历史上那般的惨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