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 湘人段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九章 湘人段子 (第2/3页)

副市长每回听说部下帮他买了东西,都要叮嘱付钱的。

    所以,每当听到王副市长叮嘱要“付钱”时,郝德胜都会作出这样的回答。

    至于最后到底付没付钱,王副市长每天日理万机,哪里记得付没付钱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前段时间,社会上对某些领导干部的生活,不是流传过这么一句顺口溜吗:

    工资基本不用,老婆基本不睡,烟酒基本不买,中餐晚餐基本吃请。

    当然,在郝德胜的眼里,王副市长是绝对不属于这类领导干部的!

    书写到到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王副市长的籍贯和有关情况了:

    王副市长是湖南湘潭人,是属于“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中的“怕不辣”,跟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是地地道道的同乡;

    王副市长全家人都喜欢吃辣椒,郝德胜在市政府办公厅几位主任的分工中,恰好是分管后勤事务、对外接待和物业管理工作的。所以,在后勤事务上,郝德胜对市府每一位领导的爱好、习性、生活需要等等,都是了如指掌的。

    加上王副市长又是发现和启用郝德胜这匹“千里马”的伯乐,所以,他们两家这些年的走动,可以说是超过了任何一家亲戚间的来往。

    而郝德对王副市长家的关心与服务呢,那就更是无微不至了!

    也许有人会问,王副市长家喜欢吃辣椒,为什么还要到厦门去买呢?

    原来,省城这边的辣椒,如果按湖南人的口味标准来衡量,那是实在够不上“辣”的等级的,顶多只能算是菜椒!

    为了解决王副市长家“怕不辣”的问题,郝德胜隔三叉五地就会想办法,托人从福建厦门那边带些特别特别辣的小子朝天椒过来。

    当然了,厦门的朝天椒价值并不高,所以每回在购买朝天椒的时候,郝德胜也会叫人“顺便”捎带些海鲜、桂圆、荔枝什么的土特产过来。

    “王市长,最近,我又看到一个很有水平的段子,是夸奖你们湖南人的,不知道王市长看过没有?”

    “哦?又有什么好段子了?说给我听听。”

    王副市长显得饶有兴趣地看着郝德胜问道。

    “段子写得很有特色,就是稍微长了一点。要不,我念给你听听?”

    郝德胜见老领导今天心情不错,便拿出口袋里的手机,征询地望着副市长。

    “噢,既然是好段子,那就念出来听听吧。”

    王副市长微笑着点头。

    “好,我这就念给你听。”

    郝德胜立即打开手机,稍稍翻动几下,很快找到了他说的那个段子,接着说:

    “王市长,我开始念了哈:

    世界上最倔强的三大种群:

    英国的爱尔兰人,

    德国的普鲁士人,

    中国的湖南人。

    湖南人流血不流泪:

    一部中国近代史,广东人革命,浙江人出钱,湖南人流血。

    湖南男人:惟楚有材。

    湖南女人:湘女多情。

    湖南人——重才不重财。

    湖南人——风流不下流。

    湖南人——能吃辣椒会革命。

    湖南人——政治偏热、经济偏冷。

    如果说北京是中国的政治首都,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首都,那么,湖南就是中国的人才之都。

    十位最有代表性的湖南人

    湖南人中的第一伟人——毛主席

    湖南人中的第一智人——魏源

    湖南人中的第一圣人——曾国藩

    湖南人中的第一能人——左宗棠

    湖南人中的第一猛人——谭嗣同

    湖南人中的第一奇人——黄兴

    湖南人中的第一军人——蔡锷

    湖南人中的第一完人——刘*奇

    湖南人中的第一直人——彭*怀

    湖南人中的第一好人——雷锋

    湖南人的性格——内秀外直、不蔓不枝

    湖南人的基因——不怕邪、不怕压、不怕辣

    湖南人的世界观——实事求是

    湖南人真诚、率直,开朗,容易给人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他们的爱与憎,喜与怒,哀与乐,是十分鲜明的。

    湖南人没有什么可牛B的,只是出了一个开国主席毛主席而已。

    湖南人没有什么可牛B的,只是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七个而已。

    湖南人没有什么可牛B的,只是有T1次火车的终点站而已。

    湖南人没有什么可牛B的,只是电视做得还诱人而已。

    湖南人没有什么可牛B的,只是金鹰节每年都在长沙举办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