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岁岁芳华 (第2/3页)
,去收集一手资料。
所以,自然而然的,朋友圈成了他们交流最多的地方。
顾一方也习惯了把自己的行迹分享上去,为了不骚扰到别人,很多时候,这些行迹是只对邵青阳可见,而邵青阳也是这么做的。
这样的交流方式,让他们彼此轻松,空的时候去看一看,聊一聊,不必两人都守着一个时间,也不是非要聊上大半天。
这大约就是现代版的鸿雁传书吧。
提到龙井村,顾一方还特地录了一小段视频,邵青阳也认出了那首《春芳歇》。
“邵老师,你认为人如果有春夏秋冬,那么春天是几岁到几岁?”顾一方就着邵青阳的答案问道,此刻称呼他为“邵老师”是一种顽皮也是一种亲昵。
邵青阳回道:“《内经》说上古人寿一百二,大约三十岁前,都可以算是春天吧。”
看到这个答案,顾一方略有些惊讶:“这么久,我以为过了双十年华,就再无青春了。”
邵青阳道:“怎么会,东方文化处处轮转,百岁四季是大轮转,岁岁芳华是小轮转,每年都有春季,每年就都有青春。”
“岁岁芳华是小轮转。”顾一方低低读着,随即捂住了嘴,和邵青阳谈恋爱,真是让她又欢喜又害怕,从这个人口中说出的,好似无一不带着诗意,可她又害怕,在邵青阳面前总也甩脱不了那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至于诗词,她是彻底扔开了,虽然远离了时尚摩登的银海市,来到了这片清溪竹岭的文化之都,可工作却好像还是把她留在了繁华熙攘中,让她无法投入这山水中。
这种愁绪,被曲声摇曳地愈发百转千回,那茶店主人似乎特别爱这曲子,反正茶馆无人,索性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春芳歇》。
在这片愁绪中,顾一方心底盘旋起一句话,春芳歇,春芳年年歇,春芳年年又不歇。
回过神来,顾一方打字道,“邵老师,可以盗用你的创意吗?岁岁芳华,这个名字我很喜欢。”
紧接着顾一方又把刚才盘旋在心底的话打了过去。
邵青阳回了个笑脸,“我无版权,虽然好久不写诗了,但你的诗心还在,对于词句,还是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