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温柔敦厚(下) (第3/3页)
音里的三、四声、以及不标声调的轻声,都是仄声。”邵青阳说罢,身子微微往后靠,等待着顾一方的反应。
拼音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和不标声的是仄声……,就这么简单?
顾一方完全不敢相信,她原本担心着自己五分钟内来不来得及懂,现在就这么秒懂了,简直难以置信,她记得书上,虽然也有扯到汉语拼音,但是写得超级复杂,很难看懂。
邵青阳看着她变化莫测的表情,不禁莞尔一笑道:“你看的书当然是不会这么写,因为这个归类有一定的错误率,比如说‘国家’的‘国’字,在拼音里是第二声,按这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归类,应该是平声,但其实是仄声。”
听邵青阳这么一说,顾一方又有些不知所措了,惶恐道:“那……我是不是要去找一些什么书来背?”
邵青阳微微摇了摇头道:“你用银海话念念看。”
顾一方试着用银海话念了一下‘国’字,突然发现用银海话来念这个字,是没有声调的,而且发音相当短促,心中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国’字是仄声。
邵青阳见她有所领悟,露出欣慰地神色道:“这就是南方人的优势,吴语系、闽语系、粤语系的方言,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古声调。旧体诗词发展到现代,是否要用普通话为主的今声调,去替换掉平上去入的古声调,尚在争议中的。以一个老师的立场,我当然是希望学生两种声调都会,但也不希望学生因为过于纠结声调问题,而失去了作诗的乐趣。”
顾一方心中也明白,无论怎么说,自然是“古声调”要高级些,于是,她硬着头皮道:“邵老师,我会……尽量用古声调的。”
邵青阳突然坐正了身子,略有些严肃道:“无妨,你可以先用今声去写,如果还有余力,再改成古声也不迟,一般也就一两字之差。一方,教你写诗,是因为你对诗词有兴趣,也有诗心,以后,有什么痛快的,不痛快的事,都可以在诗词中抒发出来。在我看来,你是一个上进的学生,相信对你来说,愁苦只会是一时的,老师教你诗词,也是希望等你走出来后,还能保有一份初衷,一颗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