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9.温柔敦厚(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9.温柔敦厚(下) (第2/3页)



    每一句中第二、第四、第六个字都有被圈出来,邵青阳示意她把纸签翻过来,只见后面写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就着这句话,邵青阳开始解释:“这个说的是七言格律诗规则,一三五不论,是说每一句中,第一、三、五字,可以不论平仄;二四六分明,是说每一句中,第二、四、六个字必须符合平仄。”

    顾一方略略有些晕了,忍不住问道:“邵老师,我还是不太懂平仄是什么……。”

    邵青阳沉吟道:“平仄是一种古声调,我们现在用的是拼音,拼音里的一二三四声是一种现代声调,当然拼音里面还有不标声调的字,不标声调的字,常见于一些拟声词。

    在古代,字的声调也是四种声调,分别是平、上、去、入,平就是平仄里平声,平声以外的三种声调,就是平仄里的仄声。”

    顾一方微微叹口气,这平仄听起来倒是简单,但鬼知道古声调是怎么读的,现在回想起来,每次看那些教写诗词的教程,就是到了这一步,感觉难如登天,她有些沮丧地问道:“我有些想起来了,书上好像有提过什么阴平阳平和现代拼音的对应关系,但是……好像又不是完全对应得起来,我每次都是越看越糊涂。”

    邵青阳笑道:“想要不糊涂,就要简单粗暴些,但是老师也希望你记住,简单粗暴的方式,只是为了帮助你在入门时,能尽快理解和运用,这种方式,实际上存在着相当的错误率。需要你在作诗的过程中,自己去使用一些工具书、平仄软件来检验调整,同时做一个经验累积。”

    有了前一次对“转承启合”简单粗暴的传授体验,顾一方不禁好奇起来,邵青阳究竟能用什么样简单粗暴的说辞,让自己在短时间里就能学会运用平仄,也不知道自己能在多少时间内消化。毕竟刚才说格律诗形式时,虽然是听懂了个大概,但回头还是要再看上一两遍,才能掌握消化。

    另一方面,顾一方又担心自己的理解力不够,会超过原定的计划教学时间,这脸可就丢大了,就在这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下,她听邵青阳缓缓道:“简单粗暴来说,拼音里的一、二声是平声,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