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0章 这事不是不能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10章 这事不是不能谈 (第2/3页)

在我们这边?他早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英国人’了。”约亨嘲弄的说到。

    这位亲王殿下可是一战前英国最后一任第一海务大臣,在一战爆发后甚至将巴滕贝格这个姓氏都改成了蒙巴顿。他的儿子更是未来的皇家海军元帅,第一海务大臣兼海军参谋长,二战中的东南亚战区盟军司令,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还把他当成一个德国人看实在是再愚蠢不过的行为了。

    当然,这样的理由并不足以说服马沙尔和提尔皮茨,于是继续说到:“英国人和我们之间的海军竞赛持续至今。他们依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财政压力绝对比我们还要大。所以他们才希望减缓造舰速度,让他们有喘息的机会,并且借此机会重新取得优势。

    所以霍尔丹此次绝对不仅仅只是希望双方放缓造舰速度,他肯定会借此机会希望和我们达成协定,通过谈判的方式来确保海军主力舰的数量优势。”

    “这并不是不可以谈的,陛下。”提尔皮茨摸摸了胡子说到:“我们本来就没有追求和英国人一样的舰队数量。如果英国人能够接受5:8的主力舰数量对比,那么和他们达成这样的协定也并无不可。甚至我们可以再退一步,2:3的数量对比也是可以的。”

    提尔皮茨的话语有些犹豫,他自己也知道如今德国海军和英国人之间的实力差距是前所未有的接近,主动放弃这样的局面他也心有不甘。而且如今约亨也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小年轻了,皇帝的威势日盛之下难免会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自己提出的10:16乃至2:3的数量对比是否会引来皇帝的斥责也不得而知。

    稍微想了想。提尔皮茨又补充到:“如果协定能够达成,那么一来政府的财政压力会降低,二来我们在每艘战舰上的经费会更显宽裕。之前议会虽然通过了在接下来的4年里每年增加5000万马克造舰经费的修正案,但是平摊到每年5艘主力舰的建造数量上也就每艘增加1000万马克。如果减少造舰数量的话,那么我们就用更充裕的资金来建造更加完善的舰船。”

    由于战舰造价的上涨。当初第二次修正案批下来的经费已经不能满足现状了,海军不得不经常从海军经费里拆东墙补西墙的来填补造舰经费中的窟窿。不过这样也不是办法,计划今年开工的东普鲁士级战列舰的后续战列舰的造价已经飙升到5200万马克以上,按照这样的趋势,当初制定的到1915年前每年开工5艘主力舰的要求根本无法完成。

    因为海军已经在设计的新舰的造价更加昂贵和夸张,这个时候霍尔丹的来访简直犹如救命稻草,减少建造数量那么资金紧张的问题立刻迎刃而解,因此对和英国方面达成协议也很是热心。

    提尔皮茨的话让约亨悚然一惊,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心态已经变了,原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