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7章 大家一起来分蛋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7章 大家一起来分蛋糕 (第2/3页)

列强会把美国人当回事。

    “约亨说的有些道理,列奥,将联络美国作为一个选择,如果有这个必要的话。那么就联系他们。”腓特烈三世还是决定先看看情况。

    “是,陛下。”卡普里维答应了。

    约亨这么建议有几个小算盘。首先英国人在历史上干涉未果后就没有继续插手了,而美国人则十分积极,最终因为日本无力将战争继续下去的时候促成了和谈,美国从必然能得到好处。

    但是现在如果欧洲四国决定干涉,那就没美国人什么事了。因此把美国拉过来,美国同样能得到好处。而对于过来拉自己的德国,美国人自然会抱有善意。

    另一方面是为了分散目标,历史上三国干涉还辽,让日本和俄国的敌对关系迅速尖锐化,德国参与进来的目的除了一方面想要获得租界、通商口岸、海军基地以外。还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拉拢俄国。

    法国在清国的主要利益都在南部,在东北实际上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如此大力度的支持俄国无非是为了缔结法俄同盟罢了,德国自然不能让其如愿。

    但是这么做的结果不仅没有真正拉拢俄国,反而得罪了日本。德国当然不用担心和日本人爆发战争,要开打也是毛子,但是日本人的商品市场和大宗工业品交易开始向英国倾斜却是巨大的损失。

    英日关系的靠拢除了英国人遏制俄国的需求,同时也有双方贸易上联系紧密的成分在里面。现在如果把所有人都叫上,俄国人还是会要求日本人归还辽东半岛的,大家达成了一致,日本人面对5国,他会把主要目标放在谁身上?

    俄国肯定是第一位的,其次应该就是同在太平洋的美国了。德国躲在人群目标很小,而且因为德国是串联者,俄国自然也要承德国的人情,法国则没有了自己一个人力挺俄国的那份仗义,一石数鸟。

    由于德国的主动联络,英国人首先加了进来,格莱斯顿首相一直希望清国可以保存实力遏制俄国,但是随着日本人取得大胜,英国人开始质疑清国能否承担起遏制俄国的重任。因此在干涉问题上态度**不清。

    现在德国人主动联络,那么表明德国人想插手,英国不可能坐视不理,因此先探探口风,看看德国人想干什么,于是格莱斯顿决定先和德国人谈谈。

    俄国人其次响应,朝鲜全境被日本控制后俄国人就意识到俄国想要南下日本就成了必须跨过的一道坎,坚信日俄不可能友好的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认为对日干涉是刻不容缓的,现在既然英德已经开始谈了,那么俄国也应该加入进去。

    见到俄国人参与了,法国人也要求加进来,法国总理迪皮伊表示不能被英、德、俄排除在外。

    而可怜的意大利人虽然被承认为欧洲列强,不过此时深陷埃塞俄比亚战争泥沼的面条根本无力管远东的事情,因此被排除在外。

    四国在柏林展开会谈,很快在目的上达成一致,即在用调停的手段终止战争,让战争的结果停留在一个清国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并以此谋求清国的“感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