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6章 美洲不太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6章 美洲不太平 (第2/3页)

国人”。

    不过智利也从获得了难以想象的惊人财富。利用这些钱,智利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早在1879年的硝石战争,智利和秘鲁之间就发生了一场规模不算大的海战,而在那次海战,智利人的最终获胜,奠定了智利作为南美第一海军强国的地位。在实战首次出现的铁甲炮塔舰和铁甲央房炮舰,让这场海战作为世界海战史上首次铁甲舰交锋而永留史册(注:1)。

    这场海战昭示了铁甲舰队木制战舰的压倒性优势,也让欧洲众多海军强国争相研究,约亨当年在基尔海军学院里也有专门的课程分析过。

    不过任何单一经济体系都会使本国对外国的依赖变得十分严重,前段时间阿根廷玩崩了就是一个教训

    当然智利也有有识之士,何塞・曼努埃尔・巴尔马塞达1886年成为了智利总统,他开始推行一系列政策试图改变智利的单一经济以及对外依赖。在他的任期内,智利成立了新的工业部门,开始完善国家的基础建设,进行教育改革,建立铁路交通体系,并且想德国贷款实施自己的宏伟蓝图。

    但是他这么做显然是得罪人的。巴尔马塞达建立铁路系统打破了英国人对塔拉帕卡省的铁路垄断。而向德国贷款是整个19世纪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借款对象不是英国人。巴尔马塞达的一系列举动无疑是在侵害英国人的利益。

    最后,巴尔马塞达还宣布,要将所有的硝石资源都收归国有。这下子算是彻底捅在了英国人的肺管上。要知道此时英国人从智利的硝石贸易可以获取大量利润,仅仅利物浦硝盐酸公司一家就带走了其超过三分之一的利润。对此英国人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而充斥着大量硝石商人和政治野心家的智利国会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开始和总统对立。而且有着英国人撑腰的议会派开始强硬的不断逼迫巴尔马塞达。不愿退让的巴尔马塞达的态度导致智利国内火药味越来越浓,总统派和议会派的内战一触即发。

    原本这种远在太平洋沿岸的事情德国是不大操心的。在那里德国人没什么存在感。而且智利是英国人的地盘,德国人也没什么能力插手。但是现在不一样,获得了英属新几内亚,将莫尔兹比港作为母港实力大幅扩充的德国远东舰队成了在南太平洋能说的上话的势力之一了。

    智利国内双方都很希望能够搞清楚德国人在此事上的态度。总统派希望可以得到德国的支持,而议会派则是希望德国人不要多管闲事。面对双方的秘密接触,德国自然也要做出决定。

    1891年1月10日,腓特烈三世召见了宰相卡普里维、海军达成蒙茨和皇储约阿希姆。

    腓特烈三世首先发问:“谁能跟我说说智利到底现在是怎么一回事?”

    卡普里维躬身行礼后毕恭毕敬的回答:“陛下,由于智利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