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5章 鱼雷攻击,怎么能少了潜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5章 鱼雷攻击,怎么能少了潜艇 (第2/3页)

要目标。更重要的是这些小型舰艇,建造数量多,施工周期短。对于前期快速发展十分有利。

    至于战列舰,装甲巡洋舰,德国现在的需求量不高,而大型客运货运船舶,也有别的船厂占据了市场。因此以新兴舰船为切入读是最好的。而且未来德国货运船舶的扩充,大型船舶自然是那些老牌船厂包揽,但是小型船舶的市场就会漏出不少来,自己完全可以去占领。

    而且造船虽然暴利,但是也不是谁都能参与进去的。巨大的厂区所占据的大量土地就是一笔不菲的金额。机械、船台、船坞、厂房、等等投入也十分高昂。而造船工人在现在也是高薪阶层。

    当然,约亨不是拿不出这笔钱,不过当初既然卡普里维说了可以用实物置换,那么能省则省。而且政府对此也是欢迎的。因为这样的大规模投入,也能让建筑业、机械制造业继续运转,而且更多的技术工人能拥有工作岗位。

    卡普里维对此表示同意,答应在威廉港为约亨建造新船厂。

    有了船厂,自然需要优秀的设计师,军舰设计师约亨直接可以利用职权之便从海军部找几个过来,民用船舶,约亨也可以和关系很好的伏尔铿船厂“借”几个。不过对于约亨想要打造的新鱼雷攻击利器,德国境内现在可以说是好无相关专业人才。

    没错,这就是潜艇。此时世界上对潜艇研究最深入的国家是法国,美国也有一定的探索。而德国则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其实德国人研制潜艇还是挺早的。威廉・塞巴斯蒂安・瓦伦丁・鲍尔早在1837年就曾经向当时还是德意志联邦一员的奥地利提议为其制造潜艇。而此人也这正是德国第一艘潜艇的制造者。只不过囊羞涩的奥地利人在为鲍尔提供了1.5万弗罗林金币作为启动资金后,后续资金却难以筹措,最终项目胎死腹。

    而这位德国潜艇之父早在1872年就已经去世,此时的德国想要找一个优秀的潜艇设计师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

    在约亨的干涉下,德国已经有了不错的汽油发动机,迈巴赫的直列6缸发动机能够输出40马力的动力,虽然汽油易挥发,在密闭空间内安全系数较低,远不如柴油发动机更安全可靠,但是显然比现在世界上主流使用的蒸汽机靠谱多了。最重要的动力系统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没有设计师就成了最主要的麻烦。

    去法国找设计师显然不靠谱。潜艇被法国人视为秘密武器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因此绝对不可能让死对头德国人掌握的。

    而美国就成了最佳的目标。每一个了解潜艇历史的人也许都知道约翰・菲利普・霍兰这个最著名的潜艇设计师。其实很少有人知道美国还有一位还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比霍兰更大胆激进的优秀潜艇设计师――西蒙・雷克。

    西蒙・雷克在美国海军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