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经济危机 (第2/3页)
.5万起,铁路建筑规模缩减了60%。适逢农业歉收,从而导致危机更加严重。而整个欧洲都有大量资本流失,自然造成整个欧洲的通货短缺,随之而来的就是席卷欧洲的长达3年的第十四次世界经济危机。
而现在因为约亨的介入,德国显然情况要好得多,由于和俄国人达成了贸易协定,德国的工业产品依然可以继续向俄国出口,而且作为工业大国,德国对国外工业品进口的数量也很少,加上德国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贸易保护,而且国内工业卡特尔化,以大型垄断形式存在的德国工业并没有受到投机性竞争浪潮的影响。
总的来说,情况比历史上好得多,但是依然不容乐观,这对现在正在高速发展的德国经济犹如一盆凉水浇下,如果不尽快出台解决方案,等经济危机过去后德国想要重新回到快车道所花的时间也会变长。而经济危机的阴影虽然在1893年就基本散去,但是历史上德国的发展却因为世界范围内黄金产量的大幅增长造成的通货膨胀到1896年才得以恢复。约亨可不愿意等3年。
而且德国在18901913这乐读年失业率超过3%的4年就是在经济危机的4年,而失业率的上升则会导致大量移民的出现,虽然在在60年代后,德国向外移民大潮就已经基本结束了,但是经济危机造成的移民数量也同样不可忽视,而在整个欧洲都身处经济危机漩涡的时候,移民就又是便宜了美国。
当然,德国这个惨样,唯一能让约亨感到一读心理安慰的就是别人比我更惨了。美国的危机比较曲折,但却更为严重和漫长。德国人股票开始暴跌的时候,美国也同时爆发了金融危机。1891年上半年,生铁、钢、铁轨和机车,以及轻工业的生产都下降了,但下半年又迅速好转,1891年再次陷入危机。从1893年1月到8月,工业股票平均市价下跌近一半。一年内有600多家银行和信用机构破产,各类破产事件超过1.5万起。1894年,94条铁路被拍卖,资本总额达11亿美元。在危机,钢产量下降了18%,生铁产量减少了,铁轨和机车产量分别下降了47%和70%。金属和金属制品价格指数下降44%,纺织品价格指数下降了26%。萧条一直到1895年,美国经济才进入复苏阶段。
英国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危机同样开始于1890年,采煤量下降11%,生铁和钢产量分别下降19%和18%,船舶吨位减少32%,出口缩减18%,进口减少8%。当然了,大家都倒霉了,又怎能让你法国独善其身?于是危机也降临到法国各工业部门。危机期间,法国铁轨和船舶生产分别下降34%和37%,棉花消费量减少乐读%,出口下降了18%。法国人在吃尽了自由贸易的苦头后,终于加入了贸易保护主义潮流。1892年制定的《梅利奈税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