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高动力输出和低航速 (第2/3页)
蒙茨的话说到读子上了,技术积累,这一读德国人拍马都追不上英国人,想要达到和英国人相同的性能,德国人往往就要做出适当的牺牲。就比如,占用更多的空间来塞锅炉。在吨位较小航速较低的时候这种差距还不明显,但是当进入无畏舰时代后,吨位的快速上升,和航速超过21节后每上升一节所要付出庞大马力,让这种差距被成倍放大,而最终体现出来的航速差距差距简直要了德国人的命。
德国人在热机上所拥有的技术水平远高于英国人,桑尼克罗夫小水管锅炉早在1900年就装上了俾斯麦号装甲巡洋舰,而经过舒尔茨公司改良后的舒尔茨桑尼克罗夫锅炉,又称海军型锅炉在1904年以后就已经成为了德意志帝国海军的标准配置,而英国人首次使用小水管锅炉则是在1916年开工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上。不仅如此,锅炉过热器,超压锅炉也都是德国人率先使用的。虽然在蒸汽轮机的应用上德国人慢了一步,这的确是德国人对蒸汽轮机过于保守导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德国人在三缸三胀往复式蒸汽机上的出色造诣让其面对早期蒸汽轮机并没有不可逾越的性能差距。
然而,在德国主力舰的输出功率往往比英国人高出不少的情况下,德国人的输出功率优势并没有变成航速优势,反而面对英国人在航速上处于劣势。
比如1914年完工的标准排水量25390吨的国王级战列舰,其大选帝侯号的12台海军型混燃水管锅炉和3台海军型燃油水管锅炉在试航时为其提供了45100马力的强劲动力,然而在如此强劲的动力系统输出下,大选帝侯号的试航航速只有21.2节,而4舰最快的王储号依靠46200马力的输出也不过就比大选帝侯号快了0.1节。而同年完工的英国铁公爵级同样是25000万吨的排水量,其三号舰本鲍号只用了32500马力就达到了21.25节的航速!
而同样于1916年完工巴伐利亚级和复仇级,其航速也一样差距明显,标准排水量28600吨的巴伐利亚级实际输出功率高达55900马力,但是只有22节的航速。而标准排水量29100吨的复仇级战列舰只需要40000马力就能达到乐读节。
建成的战舰实际航速面对英国人占不到优势,未建成的战舰设计航速也高不到哪去。30000吨的马肯森及战列巡洋舰,输出90000马力,航速28节,而英国人在1914年就完工的28500吨的虎号战列巡洋舰只需要85000马力就可以达到同样的航速。
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就是德国战舰要实现足够的航速必须使用比英国人更强的动力系统,而安装更强的动力系统必然导致占用舰内空间和增加重量,而占用空间和重量增加又必然导致必须削减舰上的其他性能指标。因此就算德国人在战舰上采用了小水管超压锅炉,其动力输出远高于英国同类舰船,造成的性能浪费也不可估量。想想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