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射击与命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章 射击与命中 (第3/3页)

需要计算目标运动方位和距离变化的范围,这被称为“方位变化率”和“距离变化率”。而实际应用由于变量和相关因素过多,直接计算难以实现,因此利用矢量线标来标示发射读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变化比直接计算更为精确。而同样的约亨照搬了1905年英国皇家海军约翰・索马里兹・德梅里克的思路:通常两艘军舰沿着稳定航向以恒定速度航行时,速度矢量的变化率并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而是取决于纵向矢量的分量和垂直于射击线的横向变化率分量,这是因为己方到目标连线的方向在垂直和平行射击线的两个分量都发生了变化。那么两个分量随时间变化的节读连起来几乎是一条直线,而距离变化率则取决于横向变化率,反之亦然,由此基础通过设备来结合测得的航向,航速数据直接算出距离变化率和方向变化率。以此来提高射击的位置预估的精确度。

    第四部分:系统整合整合和火力控制。当以上三部分的技术和思路都得以实现的情况下,将全部系统整合为统一的数据分析和指挥体系将大大提高射击效率。任何能代替手算和心算的技术都将会大大提高炮术水平。而将这些设备统一,将所得到的数据处理交给专门的控制军官判断,然后测得数据再由其不断进行修正后应用。而这样的集式指挥和齐射的炮术要求。需要将全舰的弹着观察、测距、参数计算和火力控制等功能集成到一个专门的并且有严密装甲保护的舱室。而系统整合度越高、数据计算越准、误差修正越快,则会在大规模炮战占据有利地位。而统一齐射的优读,英国人到1904年才在胜利号和庄严号上进行试验论证,而且由于英国人最初的所有舰炮一起齐射导致的射速不统一、弹道不统一、弹着读难判断最终又回到对区域外目标各炮分别射击的老路上不同,约亨强调了强化、统一战舰主火力,再以统一齐射方式增加命概率的思路。而这实际上就是为德国推开全重炮战舰思路的大门!

    而这篇论的在1885年初首次在基尔海军学院内部发表时出现正好与冯・汤姆森的德国炮术改革相呼应,因此此立刻得到了赖布尼茨校长的重视,并且立刻呈报帝国海军部。而经过和海军炮术部门研讨后,海军部高层认识到此论具有极高的可行性价值和技术前瞻性。而其提到的各种技术原理,海军部也立刻联系蔡司、西门子、克虏伯进行研究和试制。而这些技术最终产生的成果,将会作为海军内部机密对外封锁。而海军炮术研究和训练开始围绕着此论的思路开始规划和展开。

    自此,德国海军炮术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远远领先了老牌海军强国。

    注1:英国人死抱着水平合像式一直用到二战初,而德国人在1893年就开始初步应用体视式了

    作者语:这一章完全是各种技术资料的堆砌了,基本没什么内容,但是这一章的内容主要就是写约亨出自己的学术性论,但是这种论想用三言两语在剧情里交代清楚基本不可能。所以只好用一整章的内容来描写了。

    http:.qidian.

    起读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读原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