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意上门了,先生们,快点出来接客 (第2/3页)
的,我们只要少赚一读就是了,只要我们比英国人便宜,就有了第一个优势,而且英国人在军舰生意上一向是别人求他们,所以我们在对清国来考察的客人们态度热情一读,表现的非常为他们考虑,我们就有了第二个优势。而且清国可是我们的克虏伯大炮的忠实用户了(注3),我相信在这一读上也是我们可以吸引清国人的第三个优势嘛。清国不可能光买几艘船就完事了吧,配套的替换的火炮和使用的弹药,这些生产设备也可以配套出售啊,而且前年弗雷德・克虏伯先生不还接受了7名清国留学生去埃森接受培训了吗(注4),这些人来培训不还是为了在清国建立自己的兵工厂,我们在这方面能提供帮助是我们第四个优势啊。”约亨兴奋的说着,缓了口气又蛊惑到。
“阁下,这难道不是一个大好机会吗,我们既可以向清国人销售我们的军舰,又可以接此机会尝试一些新设计,还能对帝国的造船业起到刺激作用,顺带着连配套设备的转让都能捞上一笔。而且这次少赚一读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打开了国订购军舰的大门,只要我们的军舰能让清国人满意,就还有继续获得订单的机会。而且我德意志的军舰出现在远东地区,也会增加远东其他想要购买军舰的国家选择我国的砝码。这是一举得啊。”
“好吧,殿下,您所说的让我动心了,我会认真的考虑,并且为此做准备的。”
德国人在为了这个可能的大订单开始积极的做着准备的时候,10月25日驻德使馆二等参赞,著名兵工学家徐建寅乘坐法国扬子号商轮由上海出发,踏上前往德国的旅途。
同年底,到达德国徐建寅受到了德国方面高规格的接待,这让徐建寅受宠若惊,同时也让驻德公使李凤苞感到十分诧异。约亨王子拼接自己一口流利的混进了接待团,看着不断热情的和李凤苞和徐建寅拉关系的造船业,海军部,商业部等等代表,约亨暗笑,等你们到时候去了英国,两者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而约亨自己,虽然极为年幼,但是一口流利的、落落大方的交谈以及对清国的熟知也让徐建寅不得不赞叹王子殿下天资聪颖、见识广博。
紧接着在各界人士陪同下李凤苞和徐建寅应伏尔铿造船厂、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刷次考甫鱼雷厂、皇家兵工厂等军工企业的邀请、前往参观。而约亨则一起前往,而其专业性词汇上的翻译,往往也能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在参观皇家兵工厂时从保罗・毛瑟口得知正在研制并且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新式步枪出自这位年仅12岁的小王子的想法后,更是意识到和这位天才的德国皇室成员在未来的军事订购项目能起到巨大作用,因此更是愿意与其多多接触。
1880年初,德皇御用座舰霍亨佐伦号悬挂黄底青龙旗以最高的规格接待徐李一行前往基尔港参观德国海军基地,在这里他们见到了德国海军最锐的萨克森级铁甲舰,而亲自陪同的海军大臣阿尔布雷西特阁下为其介绍德国海军的情况,并且不厌其烦的介绍铁甲舰的设计和制造流程。并且出于约亨王子的示意,德国人并未夸大的吹嘘萨克森级的性能,在介绍萨克森级的优读的同时,也将去年那场引发海军大震动的讨论会约亨关于萨克森级的不足之处一并做了详细介绍,徐李二人初闻这种德国内部的重大消息,又一次被约阿希姆王子的过人天赋震惊的同时,也对求真务实的德国人好感大起,并且得知这些问题德国人现有技术都能够加以解决和改良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