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十三:福寿无明,贤圣之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正文 十三:福寿无明,贤圣之薨 (第2/3页)

未曾改变的本能。每一代贤圣辞世,他们都是如此。

    贫民窟每一代都有一位贤圣,在上代贤圣死后觉醒。每一代贤圣死后,其血其肉其骨,均被分而食之,食者其中一人,得贤圣传承而觉醒,不复猪狗模样,智能超群却与福寿山羁绊更深,等若画地为牢而自囚于此,每日耳闻哀嚎,身受疾苦,偏偏连逃避和崩溃的自由都没有。甚至在数天内便会丧失因传承而刚刚觉醒的自我意志,变成一个众贤圣集体意识的载体。

    从贤圣觉醒到失去自我意识,如梦中一觉醒来,方知我之为我,片刻却失真我。

    失而复得,最是喜煞人。得而复失,最是愁煞人。

    一得一失间,一喜一悲中,生命最易风干和脆折。福寿山代代有贤圣,却代代无良才。多数贤圣都已在极短的时间内风干,然后在十数年内脆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从无例外,而福寿山的境遇也越来越糟。

    贫民窟的贤圣传承,与其说是智慧的传续,不如说是一系列歌诀的传承,因为福寿山没有智慧,只有本能。这些歌诀甚至在福寿山先祖还异常强大的时代,就已经流传了数万年以上。现在,因太过古老,连福寿山贤圣也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甚至完全无法理解。

    贫民窟被圈养的这些猪狗贱民自意识丧失开始,就过着外人完全无法理解的生活,其习俗也多有怪异。每有暴毙亡故,贤圣超度之,随后其族亲分而食之。若病入膏肓,或老而将死,则贤圣以歌咏之,他们就会远走城外,不知所往,每一个人都是去往同一个方向,以同一种方式,即便途中魂火熄灭,也不会停止,直至形体残破,无法移动,飞灰湮灭。曾有好事者花费巨大代价跟踪这些怪异的赴死者,奈何实在无法离开圣辉笼罩的范围太远,只得作罢。众人都说是福寿山贤圣为这些人施加了巫咒,皆因这些人在临行之际,那贤圣手舞足蹈的怪异之举实在是匪夷所思。将行之人无论此前是否还能站立,尽都闻歌而起,心无旁骛往城外东方大踏步奔去,实在匪夷所思。

    今日当代贤圣升天,这遍地呢喃中,唯有吴戍信步而走。他远远看见向怀山和庄韫谭五体投地匍匐在向奶奶坐前。老人安详地端坐在一条巨大的石凳之上,无声无息。她脚下有一张巨大而陈旧的白色麻布铺展开来,上绘日月星辰,奇兽怪魔,以及许多难以看懂的符号,仿佛一种久远到早就失传的文字。虽已失传,但凡有观者,第一意识无不认定它们就是文字,仔细看来,又仿佛某种图画,十分怪异。

    数个时辰之后,整个贫民窟的呢喃声越来越整齐,越来越响亮。越靠近贤圣遗蜕的人,声音就越大,并且开始扭动着身体跳起怪异的舞来。那舞姿关节扭曲,步伐莫测,吴戍从后方看去,心跳也不由得被着舞姿所牵引,血脉不畅,呼吸不匀,几欲跪倒在地以撑起越来越沉重的身躯。他发现那些跳舞的人仿佛在艰难地扛起大鼎,然后倾倒鼎内的海水。又仿佛在不辍地搬移满山的巨石,去堵塞滔天的浊浪。吴戍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他仅仅只是觉得自己置身其中,周遭血火狂猛,令人窒息。

    随着整齐的一声大喝,天际传来一个嘶哑压抑的声音,仿如鬼哭,仿如魔嗥。这声音是一个号令,所有声音在这一霎那消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