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2/3页)
爸爸:“你还别说,老何,你们那个班没了你还真不行了,你一走,成绩下降了不少啊。”
说到这里,何叔就真的哭了,眼泪倒是没流下来,全都就了酒。
哪壶不开提哪壶,妈妈立刻给爸爸使了个眼神,爸爸知道说错了话,马上转移话题:“这菜做的真好吃,我得再来一碗大米饭。”说着就起身去盛饭。
何叔低着头把碗里最后两口饭扒拉完,顺便偷偷的把眼里将要流出来的泪水硬生生的挤回去,然后头一抬,伸个懒腰,一只手轻抚着肚子满足的说:“吃饱喽!老江你慢慢吃。”
饭后,何叔和爸爸都沉沉的睡去,第二天酒醒,生活依然继续。
3
我姑妈在上海做眼镜生意,听说生意还不错,刚好家里门市部的租客准备搬走,闲在家的妈妈就跟爸爸合计着开家眼镜店,商量好后妈妈决定去上海走一趟。
在上海,妈妈每天也朝家里打电话,简单问过爸爸和哥哥后,就打给刘姨,当然她最关心的还是何理,吃的好么,夜里闹腾么,排便通畅么……
大概十来天左右吧,妈妈就急急忙忙的回来了,还带回来一批做眼镜的设备,大大小小十来件儿左右,那是用爸爸妈妈这几年所有的积蓄买来的。
一到家,妈妈就把各种器械给调试一遍,然后拉着爸爸要给他配付眼镜儿,爸爸既不近视,也不老花,妈妈硬是把他拖去做了实验。好在眼镜配的很成功,戴上眼镜的爸爸又多了些书生气。
妈妈最着急的是她带回来的消息。
也许是因为出了远门儿,妈妈在上海的某一条路上灵机一动,她不迫不及待的告诉爸爸:“我们也再生一个孩子吧。”妈妈说着露出了许久都没有的笑容,接着她眉飞色舞的说:“你看哦,我不能永远陪在何理身边,但我可以生一个啊,他们年龄相仿,可以一起上学,一起成长,要是男孩呢就可以保护她,要是女孩呢就可以听她说心事。”
明明是在说生孩子的事,妈妈她自己却开心的成了个孩子。
爸爸二话没说,一口答应,即使这会让他丢了饭碗儿,因为他眼前的这个女人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不考虑一下么,这么快就答应啦?”妈妈疑惑
“就冲你这么开心,必须答应。”
妈妈激动的一把抱住爸爸,喜极而泣。
4
我爸爸说到做到,不久之后他就辞去了工作,他离职的那天是星期五,学生们都陆续放学回家了,爸爸就坐在校门口的门卫室里眼看着他们一个一个的离开。
有见着爸爸的学生就礼貌的问候他:“江老师,再见!”
爸爸是和往常一样的回答:“路上小心点,作业记得完成,下周来了我要检查。”
爸爸当然失信了。
我爸爸从来不抽烟,那天也没有,后来他说也许抽一支更应景吧。
爸爸考上师范然后进编制当的老师,这一路走来是艰辛的。
求学的那些年家里条件不好,爸爸不仅要半工半读,春种秋收的时节还要走上几十里地回家做农活。每次从家里走,爸爸都会带上满满一铁缸子的咸菜,就因为舍不得吃学校里两毛钱一份的白菜,咸菜不会变质一吃就是好久,以至于现在我爸爸见到咸菜眉毛都要皱起来,他说他吃的厌烦了。
我几个姑姑和叔叔早就退了学,打工的打工,务农的务农,也有亲戚劝我爸爸“家里都这么穷了,就别糟蹋钱了,回来种田吧!”
爸爸是倔强的,他的回答简单而肯定:“我要读书!”为了这四个字爸爸把苦也是吃了个遍。
爸爸始终有他的坚持,并乐在其中,现在他也没有放弃,无非是为了更自在的生活,因为只要妈妈开心,只要我们一家幸福,什么他也愿意。
何叔是最能体会我爸爸的,他去找我爸喝酒,我爸给拒绝了:“这种事还要喝酒么,都是自愿的。”
何叔叹气:“好好的干嘛说辞职就辞职了?可惜了呢!”
爸爸开玩笑的说:“不是说过么,你要是再生一个,我就陪你再生一个。”
何叔:“那好,庆祝你生儿子,晚上来我家喝两杯。”
“也行!”
爸爸没喝多,何叔也没有,酒没有喝成,生意倒是做了起来,两个下岗职工开始鼓捣他们的再就业,毕竟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生儿子的事儿早就丢河里顺水淌了。他俩决定一起租个门面,一半给何叔卖花,一半给我爸爸卖画,店铺的名字就叫“一半一半”。
还真是个好主意!我们镇刚好又是个旅游镇,来来往往的游客也很多,这么文艺的店铺还是头一家。
何叔的花草多是绿色,爸爸的画板多是白色,所以一半一半的店里很明显的被两种颜色分开,但又很柔和的衔接起来,也好看,也自然,也温馨,还无需装饰。
一半一半和妈妈的眼镜店是在同一天开业的,刘姨特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