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五章 龙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零五章 龙君 (第3/3页)

之地呢?

    震动依旧迟缓而沉重地响起。

    李长安才看清楚,震动并非来自龙君,而是来源冰川之下,传闻中的海眼,时有地鸣上涌,晃动冰川,激起震荡,扬起吹息,剥裂激扬冰屑蓬飞如云。

    龙君的确是死了。

    尤给龙宫光与热的身躯,已无魂灵,只是鳞甲鲜丽的空壳。

    李长安悄悄翻看了眼小黄书,图册如故,暗自松了口气。

    他按剑向前,进入这片海域后变得朦胧的感应,终于再度清晰。

    城隍印果然就在此处,就在龙眼里!

    李长安试着呼唤,冥冥中果有回应,但见天上太阳一阵明暗不定,可无论如何召摄,城隍印始终不得脱出,似被连同龙君一并镇封。

    深海龙宫关乎千年宿命,他不好胡来,回首要询问两个可能的知情者。

    镜河作为本地道士,瞪着两眼儿左顾右盼,全然一副为先人伟业神魂颠倒模样,反倒是法严这个“外来户”平静得多。

    李长安询以疑惑,大伙儿得知宝印在龙眼中,也都投来关注。

    法严不急作答,沉思好一阵,却反问了个风马牛不相干的问题。

    “道长素具慧根,依你所见,孰为天道?”

    道士不明所以,还是试着回答:“或是日升月落,时序更替。”

    “孰为神道?”

    道士好歹当了几天城隍爷,答得肯定许多:“大抵是上应天命,下遂人心。”

    法严又问:“世人皆知许天师将龙君镇于海眼,可谁知这海眼连通何处呢?”

    这次不待道士回答,他已揭开答案。

    “奈河。”

    …………

    世上有连通人间与阴间的洞窟深井之类,魂灵从此出入幽冥,皆称“地窍”。据传,酆都是一处,泰山是一处,桃都山是一处。

    “难道海眼也是一处地窍?”

    “不止是地窍,更是海眼。海眼者,连通黄泉、天河,吞吐水波如日月升落有序。每昼夜,涨落潮汐;每春秋,推拔大潮;每千年,则大溢东海之水。”

    海溢即是海啸。

    法严继续道:“千年之前,有识者推算得此番海溢乃一会(一万八百年)之最,能使山峦作孤岛,桑田为沧海,龙君本乃江海精气交汇所生,以为天意欲杀人,故愿秉天命,尽起东海之水。江南生灵何止亿万,哭诉直达九霄,诸真有感,上帝降旨命许天师南下号令八部神将降龙镇海,投法印以平海波,遣神将以杀水族,再将龙君镇入海眼以止海益,约以千年,待余沸消尽,再行释放,却不料……”

    “不料填了海眼也堵塞了地窍,更兼江南之地大兴,北人南下,户口日丰,死人日多,滞留难去,怨恨流于东海,汇于龙宫,终于彻底隔绝了阴阳,乃至毒杀了龙君魂魄。”道士感慨,“果真天行有常。”

    法严垂目,叹了声“阿弥陀佛”。

    大伙儿听了各自唏嘘。

    李长安问:“既然龙君已死,千年之期也将至,可否提前解下镣铐,容我取出宝印。”

    法严却摇头:“贫僧此行确为释放龙君,但龙宫的禁制乃天师所设,又与钱塘六十四寺观相连,非是贫僧一力能够更改的。”

    众人大感失望,再追问千年约定时日。

    便在近日不远。

    几人稍稍合计。

    李长安与小七都有驭风之能,若在拿到城隍印后,立即登船,交替催航,或许能在腊八节当日赶回钱塘。

    大伙儿稍稍放心,而接下来么,自然是赶紧离开。

    再呆下去,非得让怨气毒杀了不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