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四章 影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四章 影响 (第2/3页)

缺衣少食嗷嗷待哺,飞来山群厉也强捺凶戾正待血食香火安抚……哪儿哪儿都是问题,哪儿哪儿都是麻烦,哪儿有功夫与这帮豪富虚与委蛇?

    正要随口打发了。

    黄尾却用力拉扯他衣角,示意往街上看。

    大门外的长街上。

    一辆辆大车首尾相连,一路蜿蜒直到拐角尽头。驴马“唏律”口鼻呵出的热气升腾成一片白雾。

    某个掌柜使了眼色,马夫揭开车上油布,车上载满了米面、酒坛和熏肉。

    无数的目光在无声中射过来,眼巴巴挂在身上。

    李长安还能说什么呢?

    “好。”

    人们齐声欢腾。

    …………

    未及午时。

    货物还没清点完。

    街口又热热闹闹来了一队鼓吹。

    人们顾不得卸货,忙把大车推到路边,让开道路,恭敬候立。概因,这队鼓吹多是僧道之流,高举的幡幢招展间缭着缕缕云气,云气袅袅中映着道道灵光,灵光中隐隐有神将相随。

    领头的一僧一道。

    僧人是感业寺的高僧。

    道人是玄女观的高功。

    他们来了刘府门前,郑重作了繁复的仪式,抑扬顿挫念了经文也似的章句。

    李长安模糊听明白。

    原是玄女观、感业寺以及左近寺观听闻镜河休养有日,法体无恙,特来迎归她回玄女观“官”复原职,还设了茶会,邀请她以及刘府一干亲朋同去参禅论道。

    因法力透支而面色青白,身上绷带尚且渗血的镜河沉默了好一阵。

    “大事未竟,可否改日再归?”

    和尚眉头一扬,到了声:“善哉。”

    道人嘴角一翘,说了句:“妙也!”

    两人并队伍中其余僧道,齐齐把法衣掀了,露出一身披挂,把幡幢丢了,抄起了降魔杵、桃木剑。乍眼看去,个个降妖的罗汉、除魔的天师。

    “镜河道友除魔卫道之心坚如磐石,我等心慕不已,愿附骥尾共参盛举!”

    镜河瞠目结舌。

    无数目光又投向了李长安。

    “好。”

    欢呼更盛。

    ……

    往后数日。

    刘府陆续有人上门造访,他们或大张旗鼓,或遮遮掩掩,身份不一,但大多是某坊的坊正、鬼头,或者某行会的首领……相较于僧道官商,尽是微末人物。

    在钱唐,官府势微,寺观势大,但和尚道士们明面上并不参与坊间管理,城中各坊多赖自治,所以这些微末人物反倒是真正管理城市运转之人。

    他们带来了各自的诉求。

    城西的华光坊聚居许多锡匠、铁匠、箍桶匠之类依靠手工贸易谋生的匠人,近来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