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拨云见日(上) (第3/3页)
风若寒一声疑问把他的思绪拉了回来:“不过,一个山野村夫,决不可能轻易知道铁尘诀这么高深莫测的绝学。必是卷入了什么事端。”
楚涛便将宋家火场的遭遇原原本本地道出。
“若如此,便不难解释。”风若寒补充,“十数年前,倒真是有传言,说铁尘诀已被宋家后人所得。却谁也没见过宋离使出如此神功,自然都是不信的。然而如此看来,宋家肇祸的根源,极有可能正是铁尘诀之争。”风若寒起身,背着手,在庭院四处跺着步,平静的神色里,带着些许凝重,“又或许,有人利用铁尘诀的传说故布疑阵。不然,三百年前的绝学何以重出江湖?”
楚涛悠然一笑:“先生讹我。”
风若寒瞬间面如死灰。
“先生分明知晓,父亲名义上为调查宋家血案而赴烽火岭,实际正是去追寻铁尘诀下落。如此神术,让段寨主闻其名便惊恐不安,若重出江湖,必是轩然大波。按武林人的心性,岂是听过便能打发?”
风若寒只淡笑无语。虽不愿楚涛重蹈覆辙,却终还是绕不过将来一场苦战。
他沉默了半晌,才下定决心似的告诉楚涛:原来,十二年前,楚原去烽火岭前找过风若寒,他曾从宋离信誓旦旦的言谈中猜测铁尘诀确实在宋家手中,因此当宋家遇难,便怀疑这是江湖同道的暗算,他担心铁尘诀已落入图谋不轨的人手中,接到来自烽火岭的邀约后,更是坚决打算彻查。他担心自己会有危险,便告知风若寒其中内情,让后来者警惕。未想果真一去不复返。只是当时楚涛尚且年少,风若寒担心他行事过于冲动,一直保守秘密至今。
楚涛顿时愕然:“莫非唐宋两家争夺铁尘诀,才闹出那一场大火?而父亲查知了真相,唐耀便……”
风若寒浅淡地摇头:“风高浪险,人心难测啊。”
楚涛知道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若是唐耀一手所为,为何楚家的短剑会留在江韶云处?若非唐耀所为,那封奇诡的匿名信何以提示他唐宋之争?他越来越感到,烽火岭里藏着的分明是一张巨大的网,将所有人都编织其中,一旦被卷入,谁也无法挣脱那越缠越紧的痛苦。
查,还是不查?
这个问题又一次挡在他的面前。
风若寒刚才的那一局棋重又跳进他的视线。蓄势,而后强敌可破。一霎时有如醍醐灌顶。楚涛向风若寒深深一拜:“谢过先生指点!”换来的,是先生捋着银须悠悠地笑。
何必将目光纠结于小处?他必须观清全局,找出最为要害之处,才可伺机而动。而这大处,恰在江韶云。他早该抽身而出,不然,终也只将是那张大网里的一颗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