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后知后觉 (第2/3页)
说是吴成江要求的,别人会信吗?
有更好的科室不去,偏偏待药房?除非傻了差不多。
别人肯定会说吴成江是被张家给逼的,一个这么大的张家,打压一个农村来的小医生,外面会笑话张家的。
但协议书已经签了,印章也盖了。
每每想到这里,张鹤轩心里都有一种不安。可惜的是,那天晚上,太过于担心自己的儿子,以至于没能冷静下来思考这个问题,草率的做出了决定。
本来以为一个最没用的条件,却让张鹤轩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所以,张鹤轩对自己儿子的要求就极其严格,绝对不能让他再去惹吴成江,等过段时间,吴成江消了气,张鹤轩再找个机会,去跟吴成江讲讲道理。把他调离药房,提拔上去。
毕竟从上次那次谈话来看,张鹤轩觉得吴成江还是讲道理的。
只要吴成江愿意离开药房,愿意被提拔上去,那张协议书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真正说起来。确实没有谁真的想一辈子待在药房,特别是才华、有能力的医师。
这就是张鹤轩的计划,但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了。所以,张家俊在来省医的时候,张鹤轩千叮嘱万嘱咐。千万别惹什么幺蛾子。
如果不是这样,张家俊现在已经冲了上去,把韩华清几刀给捅死,然后把吴成江狠狠的踩在脚下。
“先忍你们一段时间。”张家俊不甘心的转身离去。
……
吴成江让孙大山在距离医院后门大概五百多米的地方租了一个门面,装修了一下。开了一个中医小诊所。
孙大山负责看店,去拿药,招呼一下病人。
吴成江负责看诊,看诊的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半到一点,只有半个小时。晚上是六点半到八点。一个半小时,每天总共看诊两个小时。
这样孙大山就不用去帮人送货了,送货这工作很辛苦,特别是南方,白天太阳毒辣的很。就算现在已经是深秋了。但出去晒着也不好受。
而且,孙大山又没多少文化,初中毕业,去做其他工作,别人也不要他。那就只能做苦力活了。
开业的第一天,没有放什么鞭炮,一点都不隆重,吴成江坐了半个小时,一个病人都没有上门。
主要还是看他太年轻了。不熟悉的情况下,一般人并不愿意给他看。
另外一个原因,难道是看到孙大山这尊门神在门口,吓的不敢进去?
吴成江心里笑了笑,也只是想想而已。其实孙大山长的很憨厚,一看就是老实人。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他没有告诉曹小曼他在这里开店的原因,要是说了,曹小曼肯定会帮他张罗,她的亲戚,可是见识过吴成江的医术的。
要是那些病人知道了,吴成江就不会这么闲了。
到下午上班的时候,吴成江就跟曹小曼说了这事,重新开始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