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 (第2/3页)



    换了别人,或许会想这样的题目四书文府里肯定没有的。自己只能老老实实答了。

    但林延潮看了题目,却丝毫没有意外之感,截搭题又如何这道题目并不新鲜,当初在嘉靖八年的会试时,考过一遍了。自己在历年会试集里正好背过这题,林延潮清楚记得会试第一名,八股大家唐顺之,是如何答的此题。

    这本历年顺天府乡试集在省城有卖,虽说有卖,不等于很多人都买。很多人买不等于很多看,很多人看不等于很多人把这题背下了。

    林延潮左右看去但见考生都是提笔磨墨,开始凝思,他也不假思索刚要磨墨下笔。突然笔尖一抖,他想起了在酒楼上那赵姓士子的那一番说辞。

    好个余子游,你真是算计满满啊,知我要参加县试,故意在这一次参加侯官县试的士子,散布对我不利的谣言。这是要坏我名声来了。

    这样做当然有好处了。一让自己愤怒,情绪焦躁,让他考试时无法正常发挥。

    二让自己于考场上,再作抄题之举时,有所忌惮,畏首畏尾。甚至逼迫自己迫于舆论压力,不是靠押题,而是自己写文考试。

    三利用士子舆情,弄出自己文章不实的样子,影响知县的判断。这计谋一步跟着一步,可谓是一步三招啊。

    林延潮搁下笔来,县试的时间,足足是有一天的,一般人都可以完成三道题,所以大部分人都不着急下笔,但若是换成乡试一日七道,恐怕没那么多功夫,给你想了。

    林延潮闭目凝思,首先默写程文,押题成功之事,以往考试都有之。毕竟四书五经那么几万字,考试范围那么宽,而乡试,会试,殿试等正考都从中出题,哪一句没有用过

    考试里,正好背过那篇的弟子写出来,你取不取不取,你敢质疑先人取中的程墨,那主考官还是写文章的人,说不准是现在哪位翰林,哪位阁老呢。

    其次,而此题在会试时可是难倒了很多举人,一般而言,正考是不考截搭题的,所以那些苦练制艺之道多年的举人们,被考倒了不少。截搭题考得是发散思维,从四书经义里另辟蹊径,自己没有足够的把握。

    但这两条仍不足以让林延潮下笔。

    很多人以为考试能否录取,只是在于自己能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但是他们没想到下一步,这好文章又由谁来断定。好与恶,取与不取只在于主考官可与不可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