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天长地久惟孝道 (第3/3页)
都御史)亲授欶印两月,但矢志急公,伴纵实地做起,其初政可期后效方幸,优望皇上轸念漕粮重务,幸尔得人,俯赐台留,国计幸甚。“
皇上看了任浚的上疏,大为赞识。从此任浚作为汉臣在朝廷中的地位更为稳固,又加之同乡孙廷铨也任要职,他们志同道合,在朝中形成一股中坚力量,对满清王权与汉民利益冲突,或满汉矛盾的缓解与调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一个少数民满族能占领中国立朝建国,自然有他雄健的魄力,但只凭着他们固有的王气来治理国家还是远远不够的,必经依赖汉臣的通力合作才会把整个清朝治理的更好。而也只有汉臣在朝廷的立足,百姓才有安定可言。而在朝堂之上满臣与汉臣之间的矛盾也时常发生,无论是歧视还是嫉妒都是难免的,而以任浚,孙廷铨,为首的汉臣们,在关乎民族大义和民生问题上据理力争,为力求汉族在朝廷中的原有的地位争取一席之地。否则,清朝如果只是满族人的天下,而汉族屈居人下,将永远还抬不起头来,天下一统的大清王朝将是一句空话!而汉臣在朝中的权势如不凝聚而松散,将受更加沉重的苦难。因此,朝中之事比明朝的朋党之争更加激烈,以后任浚等汉臣们为了自己或民生的一息尚存任重而道远!
而幸好,顺治皇帝的心存高远,在事端的调和之中,能听从于汉臣的辩解,能理正让人臣服,又有多尔衮的通力合作,让清朝在汉臣中,在百姓中的威望日臻高涨。顺治皇帝在任为人才于,也更加着重于德才兼备,而不是只取向于满臣的人选,虽然有些满臣对此怀有不满,但在任浚等汉臣的办事能力他们也只能是暗自佩服,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