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居高声远蝉自鸣 (第2/3页)
的权威!而在这夲来就人心惶惶,动荡不安,况且早有绝望的农民揭竿而起,崇祯皇帝却把不该坦露的“心语“,公之于众!这样纵使他怎样的励精图治,也惯养了恶者的骄纵!他一味地首要把物资向军队拨送,以为只有强兵才能卫国,可是非但没有培养出他们的锐志,反而娇养出了:他们的奴性贪敛和骄纵无度,所谓的“骄兵必败“,也难怪他们在敌军来时“拥兵观望“了!
六月二十三日,崇祯皇帝在痛定思痛中下定决心要抽练“精兵“强国,自然要加征“练晌“了,百姓再次处于苦难之中,而部分贪官污吏就此征练晌而大发横财,可见奈何崇祯一心为国,而一心为他者有几个?人情,世情,国情无不在此显露着苍凉的气息。
1639年十月清军再次进攻宁远,宁远都督同知金国风统军万人与清军作战,清军攻陷宁运,明军怯战而逃,金国风愤怒只率几十人出据北山冈与清军苦战,最后矢尽力竭,金国风等几十人全部战死!
紧接着左良玉兵败的坏消息频频相传,在忧愤中,他斟酌再三命令任浚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在明朝十三道监察御史中,以河南道职掌最重,为“御史中之御史″地位高于同僚。在时局乱相下任浚懂得皇上的一片苦心,他也更加了解到这个王朝的苦难深重的种种缘由了!他深感责任的重大,对于皇帝的器重,他不仅是感激而应不辱使命。
自古正者皆有同心,心动皆有感应。面对纷乱不休的时势只有坦然去面对,沦陷的省份再也夺不回了,而临时看上去安之若素的中原重地“河南“,面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阴沉重压,一场强大的暴风雨来袭是迟早的事!日月依旧轮回着,它不管人世的沧桑与变迁,它把光芒奉献给人间,是要人类创造光明的,而不是来制造黑暗的!它把大道展示给人类,是用来开创希望的,而不是毁灭未来的!
任浚所面临的已不是小县城里的家长里短,情杀仇恨和土匪泛滥,而是直接关系到这个大明王朝的崛起与毁灭!他理解农民军的兴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