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生不逢辰苦泪多 (第2/3页)
也许是承受不了世间那无尽的非议和嘲讽,还是生活过于艰难的重负,任父在浚儿七岁那年病故了,凄苦的生活一度让他们母子雪上加霜。而再难的日子也要过下去!浚儿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承受了生活的重负,他们相依为命地活着......真的不知道还有多山风吹雨打降临到他们这多舛的家里。
腊月里是姥姥的生日,半夜星光里,娘就把浚儿叫起,挎着个包袱,他们娘俩一步一步的丈量过几十个村庄才来到了近百里外的白峪村。姥姥家虽说不是大户人家,可也是衣食无忧的中上人家,而与浚儿家相比那是相形见绌!浚儿因为一年才见着几个表兄妹们,显得格外亲切。他光这个头,顶着个寒风跑得个满头大汗。姥姥举着个龙头拐杖总是喝斥着浚儿,嫌他是个调皮将军,怕累坏了她的孙儿孙女的,让他停下来,浚儿哪里听姥姥的话总是跑得越欢,叫喊声越大!浚儿听着姥姥的声音不对劲总是冲着他吼,他便不时的跑到她面前扮个鬼脸,气谓姥姥摔打着个拐杖叫骂着,俨然一副凶恶的巫婆的样子!每当这时惹得亲戚们大笑不已!而浚儿娘这时便把他拉住,心疼地给他擦着汗,抚摸着他那冻得裂口出血的耳朵,心里不是个滋味。
晌午快开席的时候,姥姥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敲打着龙头拐杖在地上“嘚嘚“作响,嚷着浚儿几个孩子停下玩耍,要分棉帽了,每个小孩一个。浚儿听了一蹦丈把高,因为几个孩子就他没戴帽子,他听了自然高兴,依偎在娘身边焦急地盼着姥姥发帽子,而且是姥姥亲手缝制的!当一个个崭新的帽子发给各个孩子时,孩子们戴在头上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温暖。当姥姥把浚儿叫到她身边,把最后一个帽子戴在他头上时,满屋的人突然哄堂大笑,原来带在浚儿头上的是一个无顶的帽子,浚儿摘下来一看,“凭什么给俺个这样的帽子!“他哭喊着狠狠地摔村口在地上,跑到娘身边拉起娘的手喊道:″娘,咱回家!咱以后不来了,再也不来了!“娘在亲人不息的哄笑中,捡起了帽子,啜泣着背起了浚儿头也不回的走了,浚儿在娘的背上哭喊着:“娘,俺不要,俺不要这帽子!不要!......“而娘却把这帽子攥得更紧了,她的手在嗦嗦的发抖!
回到家里浚儿大病了一场,幸好私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