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五、其他的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正文 五、其他的人 (第2/3页)

去的想了又想,孩子的痛苦是一定的,而自己却几乎无能为力。

    刘雪娟柔声对男孩说:“阿姨陪你看动画片好不好?”

    余冠男委屈的点点头,坐在了她身边。他一直不太敢和罗志说话。这些天来,罗志在辛苦忙碌中总是透露出一种近乎冷酷的镇定,手中也经常端着95式自动步枪。尽管他和自己说话的时候也总是和颜悦色的,可孩子还是有点怕他。

    刘雪娟拿出手机,打开了电源。罗志刚刚还纳闷要到哪里去找动画片给孩子看,这时他明白了,刘雪娟的手机里存有动画片,看来她一定有孩子。罗志的心刺痛了一下。一个丢失了父母的孩子和一个丢失了孩子的母亲,此刻正坐在一起专注的看着手机屏幕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孩子的注意力也许会暂时被动画片转移,而刘雪娟的心里这时一定正在滴血。

    他扭转头,把快要溢出的一滴泪水硬憋回去。他启动了无线电台,搜索了所有的频带,接收到的都是杂乱的背景音。罗志没有感到气馁,这本身就注定是长久的事情。他曾考虑在发射无线电信号时要不要让余冠男说上几句话。但他犹豫了,让孩子在漫无目的发射的信号中寻找爸爸妈妈,如果久而无果,这对孩子是另一重的伤害。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随意的在话筒上敲击着一组摩尔斯电码。罗志在学校的时候自学过摩尔斯电码,隔了这么久,他怕自己的记忆不清晰,特意又在图书馆中找到了一本参考书。即便这样,他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敲击声是准确无误的,更没有指望会立刻收到回复。

    但仅仅隔了十几秒钟,耳机里传来了夹杂着丝丝声的敲击声,也是摩尔斯电码!罗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有人在回应!这当然是人类的敲击,这组回复电码的意义非常清楚:“We are here,on the sea.”(我们在这里,在海上)

    罗志的血液瞬时间涌向大脑,热血冲的他有点发晕。他转身激动的抱住了刘雪娟和余冠男:“我们找到了其他人!我们找到了!”

    余冠男虽然对罗志突然的热情有点害怕,但还是被这激动人心的消息震撼了:“是爸爸吗?是妈妈吗?”

    刘雪娟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罗志:“这么快就有回应了?是什么人?”

    “他们说他们在海上!”

    “在海上?这个小无线电台能收到海上的信息?”

    “我改造了天线,还在它身上安了一个功放器,把一台发电机接到上面,功率能覆盖一百公里左右,这是中短波信号,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停止,减少了对信号的干扰和损耗,居然传到了海上,而且接收也很好。”罗志由于兴奋说话语速很快。

    “可是海水不是能吸收信号的吗?”

    “没关系,只要在水平面以上,信号就不会被吸收,他们能接收到。”

    刘雪娟也很激动,但她的表现显然受到了控制,没有像罗志一样手舞足蹈。罗志受到了她的影响,也很快平静下来,只是脸上的红晕还没有完全褪去。找到了人,自己和两个同伴就不会像之前那么孤单了。即使没有熟悉的人类社会,但同伴的增加总是好事。

    那刘雪娟的表现是怎么回事呢?罗志的脑海中闪过几个念头。是担忧吗?还是她稳重的内心控制住了外在的表现?难道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罗志暗暗摇头。不可能。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长期养成的心理症结,不会在十天左右形成。那是什么呢?

    “你……不太高兴吗?”罗志用试探的口气问。

    “不是,我当然高兴了。你再问问,他们是什么人。在哪里的海上?”

    “对,我有点高兴过头了。哈哈。”

    罗志戴上耳机,里面仍然在敲打着那句摩尔斯电码。他拿起话筒,尽量简单而清晰的说:“We are in NanJing,China, where are you exactly?”(我们在中国南京,你们具体在哪?)

    耳机里传来了一阵杂乱的声音,听不清楚是什么,但绝不是背景音。信号还是太弱了,对方在船上,天线也许能比较清晰的接收到他传出去的信号,但自己改造的天线接收能力还是太差,很难收到完整复杂的信号。罗志决定还是用摩尔斯电码跟对方交流。

    “我们在中国南京,你们在哪里?”为了保证交流的准确,罗志拿出参考书,对照着敲打话筒。

    “我们在上海,上海的附近,洋山港。”辨识了好几遍,罗志才弄懂了对方的回应。

    “你们在船上吗?船上有多少人?”

    “这是一艘LNG船,船上只有我们两个人,SOS!”

    LNG船,在洋山港附近。船上应该是外籍人,只有两个,其他人看来也都消失了。信息很简单,罗志刚刚的兴奋劲过去了。他需要冷静下来思考。LNG是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缩写,这种大型船舶每次可以运输足够整个上海使用一个月的液化天然气。船上的高科技设备很多,船员也不会太少。在只剩下两个人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把船开进停泊港口的。船上目前的燃料也不会有太多,这种大型的运输船一般不会太迟到达目的港,也就不会备有过多的冗余燃料。这样就不会有太长时间的供电保障。当然,再撑一两个月可能可以实现,但这两人这些天来为什么不坐救生艇登陆呢?

    “你们那情况怎么样?请慢点发报,我是新手。”

    “这里人都不见了,我们很担忧。这船上有20多万立方米的LNG,如果发生泄漏或者其他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罗志没有想到,这两个人居然是因为不想擅离职守而没有离船上岸,这让他对他们产生了尊重。

    “据我们所知,南京附近很大范围内几乎都没有人,我们是剩下来的人,你们是我们首先联络上的人。你们还联络到过其他人吗?”

    “没有,我们用无线电连续呼叫了十天,但早就停止了定向呼叫,现在是我们制订的每日定时广播时间。上帝保佑,我们联络上了你。你那有多少人?具体在哪?”

    罗志稍微犹豫了一下,他想到了刘雪娟的表情。理性的看,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方是什么人?在没有其他千千万万人作为社会背景的情况下,冒然暴露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同伴,是不理智的。他没有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

    “你们需要立即上岸,在船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