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张玄楚议后世 (第2/3页)
虽是文字符号,却是人们心目中福神的象征,包含人们对福神赐福、
降临福运的祈求。福字往往要倒着贴,取其谐音“福到了”,潜含福神临门的意思。
福神与许多神灵一样,也经历了由自然神灵到人物神灵的演化历程。最初的福神为星辰,称“福星”。福星即木星,也叫岁星,可以说人们是把木星当作了赐福的福神。福神人格化后,又附会上了多种说法。
②【禄神】
禄神简介
原是星神,称“禄星”。在北斗星之上有六颗星,合起来称为。其中的第六颗星即是人们崇拜的禄星。《论语》:“人有命有禄,命者富贵贫贱也,禄者盛衰兴废也。”《•》说:“曰文昌宫:一曰是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司禄,即职司功名利禄的禄星。产生之后,禄星遂成为士人命运的主宰神,天下士人莫不对之顶礼膜拜。
禄星后由星神演化为人神。最有影响的禄神人神是在宋朝附会上的梓潼神张亚子,称文昌帝君。
掌管文运利禄的神灵。古代封建社会以科举取士。士人一旦通过科举考试,便可以做官发财。禄,即官吏的俸禄。高官厚禄是士人一心向往的,于是便产生了禄神崇拜。由于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是做文章,禄神崇拜便也包含对文运的祈求,所以禄神又不仅仅是士人的主宰神,也是一般崇拜文化、崇拜文才的百姓所喜爱的吉祥神,或可称文神。
禄神结语
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而成的文昌帝君梓潼神而外,还有魁星及魁星人神。魁星的影响远没有文昌星君那么大,但也有一定的名声。魁星本是北斗星斗部四星的总称。魁为第一的意思,士人科试都想得第一,因而崇拜魁星,以魁星为赐科试第一名的神灵,同时,也以魁星为主管考试的星官。士人拜祭魁星,都含有祈望高中的意思。但科举考试不可能人人都考第一,故而魁星的适用范围没有文昌星君那么大,影响也就小得多。魁星的形象是据魁字字形想象出来的。一个如鬼的神灵用脚踢一只斗、或抱一只斗,就是画中常出现的魁星形象。另外还有一种魁星图则画一鬼立于鳌头之上,举足起斗,反顾以笔点之,称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魁星又称奎星。
说:“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 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仍不能象奎,而奎为魁。又不能象魁,而取字之形,为鬼举足而起斗。”魁星为北斗星之斗部四星,四星附近的六星为文昌宫,故有魁星点斗的说法。
禄星从一颗普通星辰下凡人间,演化为读书人顶礼膜拜的科举考试神,摇身一变成为送子的张仙,最终成为福禄寿三星中不可或缺的一颗灿烂明星。
在500年后元朝道教著作《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这位福星阳城完全是温厚的长者形象,已经非常接近现在的福星样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大福大贵之像。明清以来福星的变化不大。
禄星是主管功名利禄的星官,他身份复杂,有人认为他就是保佑考生金榜题名的文昌星,也有人认为他原本是身怀绝技的道士,禄星身上寄托了人们生活理想的方方面面。
说起张仙还有个故事呢:
相传,五代十国时期,眉州城有一个叫张远宵的人,自幼会武艺,尤其擅长弹弓。从小父母双亡,全靠乡亲们救济过活。长大后,张远宵在眉州城门入口处开了一个面馆,由于本人忠厚老实,把金钱看得很淡,所以面馆生意红火,但收入却只够糊口。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直到一位老者的到来,才给张远宵平静的生活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那天,一位童发鹤颜、双目重瞳的老者入城后直达张远宵的面馆,大喊要一碗面,说吃了好赶路。张远宵恭恭敬敬地将面送上,哪知老者吃完面,只道一声“好吃!”,没给钱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食客们纷纷替张远宵打抱不平,可张远宵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劝慰食客们说:“我无父无母,权当他是我的父亲吧,父亲吃儿子一碗面,合情合理呀。”
哪知,第二天,老者又来了,一如昨日。张远宵猜想老者定有难言之隐,便一如既往地端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