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1章 仙道密传真决(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1章 仙道密传真决(三) (第2/3页)

能降伏,洞照如神,只要此心不走作不昏迷,能为我家主宰,不为外物所夺而去,这即是此心常在,为我炼丹之主矣!诸子此时尚在阴阳之交,还须立起志气,扶持真阳抑制群阴,久之阳欲进而不能遽进,阴欲退而不肯遽退,所以有如痴如醉之状。

    盖以阳虽生而阴犹未卸驾也。吾故教诸子,不要除思虑屏气息太为着紧,紧则又动后天阴气,必不能耐久焉。总之,神妙无方,变化莫测,还不是此一点虚寂之性、灭应之神为之作主耳。诸子于无事之时不要求浑沦磅礴,只此一念阳静,莫管二念,即是性在。

    古人收回又放下,放下又收回,即性之见者多矣!久久用功自然本性常圆,无在而无不在焉。只要此心常常了照,稍有闲思杂虑,我能随时觉照,即惺惺常存矣!

    气功态所以区别于睡眠状态和醒觉状态,就因为它有一个觉照之心。气功态中无论虚极静笃,混混沌沌,或恍惚杳冥,这个觉照之心总是起着主宰的作用,所以称之为长明灯、主人翁。

    一旦没有了这个觉照之心,就会昏昏沉沉成了睡眠状态;或者清清醒醒成了醇觉状态。

    所以古入说:“当灭动心,莫灭照心”。这个照觉之心就是元神,它一直主宰着气功动态的—动一静及如何动静。它作为发见本性的主宰。何谓本来之性体?子曰:“万象空空,一念不起,六根大定,一尖不柒,此即本来之性体完全也”。

    十三、守中之旨!此个个字所包甚广,其在人身,一在守有形之中。夫守中者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又也当行身体一中之地。一在守无形之中,一在守人中等,中有多种,旨不迷外惑,一意归中。

    “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此未发时不闻不睹,戒慎恐惧,自然性定神清,方见本来面目,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自古圣贤均以此为第一步功夫。但始须守乎勉强然之中,终则纯乎自然之中。

    名目各有不同,总不外此中字为之宗,为之君,即如吾教以凝神调息为主,然后回顾本窍,心无其心,气无其气,乃得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始凝,气和则息始调,其要只在心平二字。

    心不起波之谓平,能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到得神气相依,玄关之体已立,此为大道根源,金丹本始。

    他如进火退符、搬运河车、有为有作,总贵谦和柔顺,以整以暇,勿肋勿忘,有要归无,无又生有,至有无不立方合天然道体,此即得一而万事毕,吾道一以贯之之旨也。

    “中”即虚空之性体,守中即还虚之功。初学者守无形之中似无凭借,当须通过守有形之中,回光返照丹田而进入虚无之境。

    十四、内动阳生!夫内动阳生实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