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九章 哭泣之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三十九章 哭泣之地 (第2/3页)

吉利的主力军团登陆印度,弄不好地主军团就要有反复,借机把印度的王公贵族拉上印度复兴这条大船,才是杨猛的最终目的。

    复兴团这边压力一减,许多暴民反抗组织,也开始向印度西部转移了,地主军团的压力一下就变大了。

    压力往往意味着结合,虽说暴民没什么组织结构,但简单的联合,他们还是可以做到的,西线聚集了大量的暴民,地主军团的战线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复兴团耍诈,但现在不是翻脸的时候,联盟内部的矛盾只能通过谈判来解决,地主军团要求复兴团向西部出兵,而复兴团的几个缔造者,却给印度的王公贵族们,画了一张天大的馅饼。

    借机收复整个印度,虽说有些王公贵族,不怎么支持这个说法,但大部分的王公贵族还是支持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无论是复兴团还是印度的王公贵族,都是正正经经的印度人,英吉利是彻头彻尾的侵略者。

    而且代表了大部分地主利益的印度王公贵族,在土地问题上,与英吉利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反抗英吉利的事儿,印度的王公贵族们也没少干。

    之前印度频发的暴乱,多半时候都有这些人的手脚,只是他们没有杨猛做的这么彻底这么毒辣而已。

    双发算是一拍即合吧?复兴团兵分两路,五万精兵进入印度西部平乱,另外的五万精兵则是与地主军团的一万人结成一个印度复兴联军,印度的王公贵族为首脑,第一目标,就是英吉利在印度的指挥中枢,德里。

    打德里,印度的王公贵族并没有什么胜算,六万人虽说不少,可缺乏攻城的火炮,德里的英属印度军团,虽说是新兵,但守城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德里还有几支英吉利本土的步兵团,几千人的英吉利军队,在印度王公贵族们的眼里,就是以一敌十的存在。复兴联军这六万人,看着是不少。可真正打起来,能不能攻到德里城下,都是两说的事儿。

    对此,复兴团的缔造者们却信心十足,因为他们早就得到了杨猛的点拨,在德里,杨猛还有一支杀手锏呢!

    这次谈判之后,印度就成了一个哭泣之地。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参与西部平乱的复兴团军队,摒弃了战前的劝降,只要是反抗组织,一概杀无赦,跟在复兴团身后的地主军团,就成了实实在在的工兵。他们埋尸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复兴团的杀戮速度。

    复兴团肆无忌惮的杀戮,也让暴民组成的一个个反抗组织抱成了一团,一个新的势力,慢慢在印度的土地上形成,流血、死亡。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换来和平,在印度也是一样,被地主军团和复兴团逼的毫无生路的反抗组织,最终选择了投降。对于这些人,复兴团却与印度的王公贵族们起了纷争。

    王公贵族的意思是直接解散这批暴民。而复兴团则是用了杨猛的主意,让这些暴民之中的领导者,自己组织一支军队,参与对德里的进攻。

    两大团体并存,弄不好就是战争,而且之后英吉利若是大军压境的话,印度的王公贵族们,很有可能叛变联盟,让暴民们也形成自己的团体,有了这个团体,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牵制这些王公贵族,一旦复兴团与同样打着复兴旗号的暴民联合,对印度的王公贵族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为了自身的利益,印度的王公贵族们,就不会轻易的和英吉利人合作,一旦合作了,就违背了复兴的初衷,平白树立两大敌人,还是和这两个强大的势力结合对付英吉利人,这样的权衡也很容易。

    德里的战争,爆发的也很突然,英吉利完全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