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六章 律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六章 律法 (第2/3页)

,对于犯错的还有那些不是咱们治下的人,死不死的不关你的事情!

    现在做事儿,就得昧着良心,你不昧着良心把咱们的事情做好,将来出了大乱子,死的人可就不是百八十万了!

    一场饥荒死多少人?一场瘟疫又死多少人?

    举国大乱的时候,就是饥荒、瘟疫肆虐的时候,那可不是一府一省的事情,大半的国土呐!你想想,那时候又会死多少人?

    你家老爷子说你心善,不敢让你去广州,我看你啊!不是心善,而是没看明白世道,想救人先杀人,摊上了这么世道,就别顾自己的感受了,不想自己人遭罪,就得让别人遭罪!

    记住了!有用的人死罪可活,无用的人良善可杀!”

    四省的政务,自有魏五统筹,几千年的行政经验,不是没用,大清落得这么个鬼样子,不是行政的问题,而是领头人的问题,政务上没什么问题,但军务上的问题就多了。

    懂战略的人好找,但精通战术的人却难找!赶上了这么个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杨猛也是一筹莫展。

    兴灭继绝,魏五说的头头是道,这就是战略!而战术,就是马青虎和基诺对战的法子,这次南疆之行,没让马青虎与基诺,抡开了膀子干上几场,也是一个遗憾。

    现在这云南,能领着新军打仗的,只有他杨猛和马青虎,至于其他人,杨猛不摸底,他不知道就是没有,杜氏三虎脑子好使、武艺不错,在杨猛看来可以为将。

    一旦藏边的韦驼子开战不利,杨猛立马就会换上杜伏虎和杜擒虎兄弟,练兵,虽说是必然的,但也不能白白浪费四省的兵卒。

    丁泰辰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性格上还有些问题,乱世之中,无论是文臣武将,没个吃人的心思,别想安安稳稳的混下去,提点敲打丁泰辰,也是杨猛的任务之一。

    “不是看不透,而是不忍心啊!你动辄灭人满门,你在前面说说话,我在后面看的就是孩子哭、老婆叫,咱们家犯事儿的管事。我处理了太多。杀孩子、杀女人。我实在是下不去手啊!”

    杨猛有压力,丁泰辰也是一样,灭门,说起来轻松,可执行的时候,那次他不在场?从老到小一概诛杀,自家三爷的心太硬了。

    “哼!还是那句话,别犯事儿。犯了小事儿还能通融,犯了大事儿,绝不忍让!

    咱们家的管事犯事儿,莫不是手爪子不干净,他捞了钱一死了之,咱们名声和财物的损失谁来弥补?

    我也知道灭门过分,但这规矩我也不会轻易改的!敢贪财,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他贪是为了什么?多半人都是为了享受,谁贪杀谁。杀不尽!

    哪个敢伸手,就灭哪个满门。哪个花了他贪墨的钱物,哪个就要把命赔上,杀上几十年,杀到他们骨子里,这事儿就成了!

    十年记不住就杀十年,百年记不住就杀百年,千年记不住就杀千年,杀到没人敢身后,杀到一丝一毫都没人敢贪墨就成了!

    这段时间,让魏先生和岑毓英,整理出点律法来,小错挨鞭子,大错挨刀子,简简单单就好,列出犯了就死的,咱们治下的孩子也要能记住咱们的律法!

    这段时间,犯了死罪的也尽量别杀,修桥铺路、试毒试药,都用他们!”

    行政,杨猛没什么心思去管,但律法却是个必要的东西,这玩意儿太复杂,就成了摆设,现在这个时候,等着活命的人多了,杨猛要行的就是严刑峻法。

    组织械斗、坑蒙拐骗、抢劫偷盗、买卖人口、欺压良善,这五条就是杨猛定的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