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七章 儿戏(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七章 儿戏(上) (第2/3页)

人民如草芥、杀人不转珠,活脱脱就是为杨三爷准备的,如同儿戏一词,徐子渭真是不敢让它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

    杨猛所说的检验新军战力,这个徐子渭也是同意的,一万对两千,难道就不能检验新军的战力了?以这么个法子检验新军,自家的三爷,心思太狠了。

    虽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但太过残暴,恐怕不是什么积福之道,战损过多,也会影响新军的士气,新军成了一个死人的窝子,只怕会坏了杨家的根基。

    杨猛的心思,徐子渭大致上能摸得清,但这么做的风险太大,若是勐腊的一万多人,人人畏战,那事情就麻烦了,万一对面的人,太过凶悍,只怕这勐腊的一场试探,也将是一场大溃败!

    “只怕是什么?把话说清楚喽!”

    徐子渭考量的东西不少,杨猛考量的东西也不少,徐子渭所说的一鼓而下,杨猛也有这个自信,但这就悖离了检验新军的初衷。

    基诺远征军,绝对是支久经战阵的精兵,虽说不知道这些士兵的具体年龄,但从满脸的胡子来看,这些人都不怎么年轻,一个老将带领两千老兵,这可是个机遇,再想遇到这样的好对手,可就难了。

    英吉利有支印度兵,接下来主要的对手,应该就是印度兵了,英吉利的本土军团,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开赴缅印一线的。

    而这次试探,杨猛也没打算让英吉利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拖出了印度军团,这场仗也该差不多结束了。

    与英吉利本国精锐交战,可能只有这么一次机会,剩下的可能都是杂牌了,战胜了杂牌,不能检验处新军的战力,这对以后的决策,影响也不小。

    新军精锐,一万五霍尔后装枪,杨猛都没动用,一是想防备着英吉利偷师,这第二嘛!就是为了检验一下普通新军的战力,至于说死人,那也是正常的。

    对上两千英军,死人,又能死多少呢?出发点不同,让徐杨两人的思路完全不在一条线上,就这么谈下去。杨猛很难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只怕是有些儿戏了。三爷。军心士气伤不得,洋鬼子厉害,当年庚子一役,几千打上万,一对一咱们有胜算吗?”

    这话是实话,也是徐子渭无奈之下才说的,庚子一役,是跨不过去的一道坎。虽说见识过新军的厉害,但徐子渭并不认为,新军对上英军,一对一可以打得赢。

    “儿戏?这话对面的俩洋鬼子也是这么跟我说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现在这事儿,也是被逼到了这个份上。

    以十敌一,咱们完胜,应该没多大问题,咱们现在不仅在人数上占优。在火炮的数量上更是占了绝对的优势,一鼓而下这没什么问题。但是咱们这次来南疆为的就是试探。

    刚刚有句话,你说到了点子上,能不能一对一战而胜之,也是我想要看的一个结果。

    山猴子不算,新组的这九千蓝旗军,却代表着云南新军的战力,一对一也是我最想要的结果,但这个并不现实,只要在一对三之内,我都可以接受。

    超过了一比三这个比率,那就是新军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咱们对面是一支英军精锐,这样的场面是不多见的。

    在我看来,勐腊一战只是小事,即使完败,咱们也能凑活着守住云南。重要的是看看新军的战力,战力不成,就是咱们练兵的法子出了问题。

    此战是个标尺,检验咱们云南的新军,能否屹立不倒的标尺,打得好要继续努力,打不好就要全局整改。

    现在不舍得死人,将来死的更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