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铜乱(六) (第2/3页)
银子管吃住,杨猛凭着这个在矿工们看来无比优厚的条件,仅用了半个月就在昭觉一地,招纳了三万最精壮的矿工,这还是选了三遍的结果,十万矿工,昭觉还是能轻松拿出来的。
加入民团,一人一两银子,凭着三十万两银子,杨猛一下就在整个川西三角地,建起了一支涵盖县城与乡镇村寨的民团大军。
每天有空闲时间,扎堆唠会儿家常,就给一两银子,傻子才不加入民团呢!
民团的人数没法统计,这三十万两银子,就是三十万户,大批杨家底层管事,也从云南快速的赶到这片三角地。
杨猛统摄大局,韦驼子带人训练矿丁,杨家老大就做了宁远府的总团练,川西三角地,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算是易主了。
跟着杨家种地,管饱!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川西三角地的佃户,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扔了原本耕种的土地,在民团之中,领银子、领粮食。
川西三角地,九成以上的土地撂荒,眼见着过年了,杨猛的这一记狠招,直接让川西的大地主们,慌了神!
过了年开了春,就是春播了,这三两个月的时间要是被耽误了,这地就真算是荒地了,管你是千顷还是万顷,没有出产,屁都不是!
杨勇也依着老三给的法子,在川西三角地限量购买土地,从三十两银子一亩好田,到五两银子一亩好田,只用了区区十几天的时间。
散布谣言也是杨猛在川西夺地的办法之一,川西暴乱在即被传的纷纷扬扬,更是大大降低了土地的价格,从五两到三两,从三两到一两,三十倍的价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几乎没有动用杨家的银子,单凭着五大户的家产,杨猛就完成了对川西三角地,八成土地的兼并,剩余的土地,就多半聚集在川西山民的手中了。
彝族就是除了杨家,川西三角地,最大的地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彝族的各大山寨,也在整军备战,不是为了对付杨猛,而是害怕朵康土司的报复。
剿灭三家厂的一个月之后。川西三角地虽说落入了杨家的手里。但多吉所属的朵康土司。也给了杨猛很大的压力。
杨猛这边感觉到了压力,川西铜乱更是在朝廷掀起了轩然大波。
现在的大清朝廷,已经经受不起大小金川那样的叛乱了,别说七千万两军费,就是七百万两朝廷也拿不出来啊!
说白了就是朝廷没钱,大清一年六七千万的赋税,也不是现成的银子,全国各地哪里不用银子?拨给四川七百万两军费。那其他的省份怎么办?大清的军队怎么办?
川西平乱,拨个百八十万的,就到天了,再多!朝廷拿不出来!
杨猛在川西来了这么一下子,可把穆彰阿给气坏了,但是,杨家的难处他也清楚,今年解了八百万斤滇铜,明年怎么也不能低过这个数目。
滇铜并没有真正的复起,这么大的数目。看来杨士勤是接不住了,谋算川西的私矿。应该也是不得已的办法。
道光帝更是惊怒异常,川西的叛乱是惊人,但道光帝经历的多了,并不是太在意,朵康土司还是心向大清的,实在不行,许出些东西去,朵康也不会太过难为朝廷。
真正让道光帝惊怒的是吃朝廷肉喝朝廷血的那些川西私矿,一半的川铜啊!这么些年下来,川西的那帮王八蛋,究竟吃了多少银子?
自己俭省了一辈子,省下来的银子,恐怕也没有川西私矿一个月流失的银两多!朝廷正是银荒的时候,川西的这些人还在拼命的挖朝廷的墙角,这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