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九章 二哥杨毅(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九章 二哥杨毅(上) (第2/3页)

徐的眼里不算什么,邸报他也看过,滇西之事罪在罗天池与恒文,永昌之事解开,滇西回乱自然平定,杜文秀一行尚在京师羁押,云南的饥荒,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老师明鉴,什么事儿也瞒不过您,只是赴滇之路险恶,还是让学生随侍在左右吧!”

    老师的身子骨大不如前,自陕西赴滇,陆路占了半数,自己这位恩师肯定不会坐那肩舆,一路车马劳顿只怕他的身子骨吃不住一路的艰辛。

    “老二老三随侍就够了,云南之事要紧,你和炯甫先行一步,我慢慢赶路就是了,信件就通过驿站往返,潘纯夫那里,你也可以求教一下。

    云南的饥荒盖因干旱而起,而云南多江河,这就有了兴水利的便利,你最好能与云南的官绅联络一下,提前拿出些章程来。”

    云南之事破局就在饥荒,安了民心,其他的事务才能顺利,不然云南呆不住人的。

    “好吧!我给您留下些盘缠,即曰就和炯甫先生出发。”

    杨毅这里一听云南之后,也是起了乡思,恨不能一下飞回云南,看看自己的父亲大人和两位兄弟。

    “嗯!离家七年也该想家了,路上当心一些。”

    林则徐在为云南的饥荒而忧心,杨家却在因为林则徐而忧心,大清林虎名震华夏,他来云南对杨猛的布局可是极为不利的。

    “老爷子,林老虎此来不善啊!可是军机们掣肘我杨家的手段?”

    刚刚收了滇西的一多半的官员,杨猛的枪头刚要转向云南府以东的区域,没想到京师的人手,和广州的岳父,都发来了林则徐即将入滇的消息。

    “不知道,我只知道你二哥要回来了,至于林老虎的来意,你问问计长吧!他那里会有定论的。魏先生那里你也可以去问一下,将两人的观点统和一下就是了。”

    老爷子杨士勤,忙活完滇西之事后,又成了甩手掌柜的,对杨家上下的事情,不再上心了。

    在老爷子那里碰了个钉子,杨猛先找到了岑毓英,想听听幕僚们的意见。岑毓英所属的幕僚团,对于朝廷上层的决策,不是很了解,只分析出了林则徐顶缸之事。

    岑毓英对于此事,倒是有些说法,他觉得林则徐此来,主要是辅助杨家复起滇铜的。

    对此杨猛不置可否,滇铜之事,不是复不复起的事情,而是杨家要吞并云贵川三省的铜盐之利,两者的出发点不同,何来辅助一说?

    徐子渭那里,杨猛排到了最后,自己这个活猴师爷,最近也表现出了超凡的能力,滇西的官员,在他和一众绍兴师爷的串联之下,已经与杨家有了书信来往,这些书信不是别的东西,而是滇西官员的投名状,有了这个,杨家倒霉这些官员也逃不掉的。

    杨猛的第二位人选是身在宜良的魏五,云南没了突出的矛盾,杨猛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他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宜良的明湖书院,这是杨家的人才基地,魏五此人本事太大,放别人在这里,不如杨猛亲自坐镇。

    “魏先生,林则徐继任云贵总督之事你听说了吧!对此你有何看法?”

    “哼!军机的这帮狗才,打的好算盘,竟然以滇铜之事,作为晋身的台阶,林某人此来,不是为别的,而是来帮杨家称霸云南的。”

    川铜入滇之事,发展到现在,魏五也看出了那帮军机的目的,以滇铜之事参与储位之争,卖好各位阿哥,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这帮王八蛋眼光着实不错,只是做事太过功利了,只为私利而谋算,可他们却低估了杨家的野心,杨家哪是要为大清牟利,他是想取而代之啊!

    不过林则徐来的倒是合适,杨家最近的发展速度太快了,滇西在握,很快就是云南全境了,得了云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