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7章 (第2/3页)

却,而且那位主压根就不打算让人却。阎焕明知道他娇花皮下藏着猛兽心,可看着他那张脸便免不了意志不够坚定,被周继戎拽着胳膊拖走了。

    阎焕只好从善如流,自觉地当起了向导,凭着自己来过两次的经验带着周继戎将各处逛了一遍。

    大约是酒少了又地土不熟的缘故,周继戎倒不似上次一般多嘴饶舌,什么话都敢叭叭叭地往外冒。他反而听得多说得少,偶尔问及当地的人口民生,也全都是阎焕没有提到又极关键的点上。

    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榆岭这地方原本算不上穷山恶水,虽然山多田地少,但靠山吃山总能猎些野味挖一挖草药,日子总还过得下去。不过摊上这一代的靖国公贪奢成性,各种苛捐杂税数年内翻了个番,更把领地内一切视作他私产,所有产出也理所当然变成他的了。这么一折腾,把本可以衣食无忧的甘潼各地捣鼓得民生雕零,甘潼百姓的日子就变得不好过起来。

    榆岭这地方匪寇剿之不尽,说白了还是因为此处民匪一家的传统。平时看起来老老实实的乡下农人,遇到灾荒饥年活不下去,把面一蒙往林子里一钻就干起拦路打劫的勾当。待到年景好过些,把刀片子一藏衣服一换便又成了温顺的良民。

    阎焕想起此事,对周继戎道:“你那位朋友刘公子,还劳烦小王……你劝一劝他。在榆岭这种民风彪悍的地方,他的少爷脾气还是收一收。正为生道艰难,此处乡民却要比别处更团结一心。莫要看老张头人老了不济事,可他要是真惹事,他只要出去一声招呼,此地乡民必然一呼百应。而且,在外行走还这般盛气凌人,似乎也容易招惹事端。”

    他不清楚周继戎与刘经宇那水深火热不对眉眼的悠久历史,斟酌着词句试图将话说得委婉一些,但言下之意,都表露他对这种行为极不赞成。

    “老子才没这种朋友。”周继戎不屑道,他们这时将不长的一条街走外,正朝着镇处随处走走。此处路上没人,周继戎说话也就随意了些,许久没冒的老子又蹦了出来。

    “他就是个衙内,我哥的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