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进入纱厂 (第2/3页)
同罗斯福总统进行一个通话。”
宋子文刷刷记下道:“好的,我回去就办。”
常委会还进行了一些经济、民生上诸多重大问题的讨论。包括高校迁回原址、补给粮制度的发放等等,总之都是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情,这十多人就在这里进行了决断。
……
满头银发的政要们在南京进行着国计民生的会议,在距离不远的上海,一场决定着几千人生死的会议也在进行着。
这里是大生纱厂的厂区第二车间宿舍,说是宿舍,其实就是一个长通铺,上面铺着稻草和一些棉絮,这就算是工人们的床。
大生纱厂原名并只是叫大胜纱厂,地址位于上海以西,靠近棉花产区的地方,早年间是由一个留过洋的商人创办,后来规模发展不断壮大,为了蹭张謇在江南通州的大生纱厂的名气,所以改名为“大生”,也算是最早的山寨了。
不过那时候没有什么专利之类的法规,这家纱厂也就堂而皇之的这样冒用大生纱厂的名头了。
可这家纱厂却不如江南通州的那个纱厂实在,不光是在产品上,在对待员工上更是如此。
在日本人来之前,这家纱厂采用了一段时间的“包身工”制度。
大量被拐骗而来的农村女工在拿摩温的皮鞭和威严下,每天不知疲倦的在这里无休止的劳作,很多人命丧于此。可以说,这个伪大生纱厂每一米的白纱却有浸染着工人们的鲜血。
后来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此事经过披露之后,该纱厂便被停业整顿,相关的老板却早就闻风而跑,几个替罪羊的拿摩温被枪毙了之后,大生里的不少人被解救了出来。
包身工制度算是销声匿迹了,不过伪大生纱厂却留存了下来,并且继续堂而皇之的使用大生纱厂的名字。
后来,日本侵华之后,大生纱厂搬迁迟疑,便被日本占领。日本人占领之后,将所有资产归置起来,大生纱厂又重新开了工。
汪精卫政府成立之后,便又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说是改善工人待遇云云,自然也就有了大生纱厂规模的扩大。
不过说到底,大生纱厂还是在日本人监管下的厂房,自然是跟一般的工厂有所不同。
胡彪进入的正是这样的一个环境。
一天的劳作结束之后,拿摩温和日本人都已经走了,工人们开始到了屋子里自己准备休息,这个时候一般不会有人来管,所以也就成了工人们聚集起来开会讨论事情的好时候。
二天安排好放哨的人员,选择好会议的地点,众人聚集在一起,点亮马灯,会议算是正式开始了。
“同志们,我们欢迎一下新来的军事教官——胡同志!”众人围着一个马灯,听着预备干部处联络员老罗向大家介绍着胡彪。
胡彪冲着众人行了军礼,工人代表们也都低声鼓起掌来了。
老罗双手压了压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