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刑罚营十条 (第2/3页)
“这儿!”杜聿明也走到地图前,用手指了一个位置,“刑罚营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车臣汗了!”
“好!”巴图背抄着手道:“让这些好儿郎们先站稳脚跟,要是遇到任何抵抗就地消灭。后勤线完善之后,就直扑库伦过去,老子要活捉乔巴山!”
……
在远征军第2军的命令既下的时候,整编完成的刑罚营已经全数开到车臣汗这个不大的蒙古城市。
进军之前他们自然遇到了一些抵抗,那些戴着苏军大耳盔、背着莫辛那甘步枪的蒙古人民军骑兵朝着他们汹涌杀来,不过在坦克装甲车组成的机械化队伍面前,骑兵简直就是如同待宰的羔羊。
刑罚营就是组成普通的冲锋队型,装甲车上的勃朗宁重机枪和摩托车上的*相互配合,一道道严密的火力网收割着冲锋而来的骑兵的生命。
在大口径机枪面前,以往骑兵那些傲人的战术变得不值一提,什么镫里藏身、行进射击在大口径机枪面前全是无物,勃朗宁的子弹甩过去,连人带马全都打穿,藏在哪里都没用。
一场场战斗下来,蒙古人民军的骑兵部队损失殆尽,他们的炮兵跟远征军的炮兵对抗,刚打了激发炮弹,便遭到了这边覆盖式的炮火报复,别说是还击了,就连自己的大炮轮子都不见了踪影。
不出三日,刑罚营的部队便拿下车臣汗。这时候,居住在这里的蒙古牧民才发现,这支中国军队和以往印象中的中国军队大有不同。
大部分的蒙古人都还记得20多年前,当时趁着苏俄内乱,北京政府派大将徐树铮率部收复蒙古。那时候的中国军队还都是穿着二尺半的军装,脚穿是布鞋,打着绑腿,头顶缀着五色徽的大檐帽,装备也都是轻武器为主,好长的队伍才能见到一两挺机枪,大炮更都是小口径山炮和野炮,还都少的可怜,更别说是装甲车什么的了。
这支部队虽说是平定了当时的独立运动,不过大家心知肚明,等到北边的俄国人缓过神来,大军一到这样的军队便自动撤退。事实是,后来没等到北部的苏俄军队过来,这批军队就调回去相互之间打军阀了。
当听说中国人又准备出兵的时候,大部分蒙古人都不以为然。他们是都见识过苏联红军,那些人高马大的家伙开着坦克装甲车,拖拽着粗的吓人的火炮,部队驶过便是一阵柴油黑烟,这样的军队自然并非穷酸的中国军队所能比拟的。
可今天他们见到的中国军队却让他们眼睛大跌。这帮人穿着卡其布的军装,脚上是一双双黑色的牛皮靴,头戴着覆盖着伪装网的钢盔,手里抱着的是那种又短又小的*。他们的步兵几乎没有人骑马,甚至很少步行,他们都坐着十多个轮子的大卡车,坦克、装甲车和火炮也都拍成长龙,看那样子,跟苏联人的装备几乎无异。
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士兵的脸,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