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会谈上的争吵 (第2/3页)
会之后,从飞机的旋梯下走下来一个身高消瘦,但个头很高的美国军人,他戴着一副眼镜,消瘦的脸庞将眼窝都深陷了下去,看样子像是被缅甸恶劣的天气状况所折磨的一般。
不过看他肩章上的中将军衔,便知道此人应该就是史迪威将军了。
白崇禧上前迎了过去,欢迎的队伍也挥舞着手里的鲜花,表现热情洋溢。
“史迪威将军,欢迎你的到来。我代表中国国防军和黄委员长本人对你的再次到来表示欢迎。”白崇禧礼貌的上前同他握手。
史迪威也跟着握了握手,用流利的中文回道:“我们又见面了,白将军。”
两人一阵寒暄之后,就开始坐上汽车朝着位于玄武湖旁的国防部(中央执行委员会)大楼开去。
在大楼的一楼中山厅,黄柯和中央执行委员会等其他委员以及国防部主要领导,接见了史迪威一行,随后,双方在中山厅会议室进行会谈。
如果说前面的一切都是礼仪需要的话,那么这一次的会谈才是双方这么次的主要目的。其实在这会谈之前,双方已经进行了一个基本的沟通,驻美大使胡适和中华日报的总编黄英也相继都发来了一些电报,谈及了美国政府以及罗斯福总统本人一些对华的意见和策略。
除了有关缅甸远征军指挥权和援华物质等问题之外,美国政府还提出一个请求,希望能够在中国建立一个空军基地,由美方提供远程轰炸机和飞行员,展开对日本本土的轰炸。
长久以来,无论是中国方面,还是美国方面,与日本的交战之中都仅限于在本国本土上展开,尽管杜兰特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对日本展开了一次轰炸,可那些都只是象征性的而已,实际的作用很是有限。
其实早在南京保卫战后期的时候,空军部长许绍周就提出一个针对日本本土展开轰炸计划,为此他还专门找到了许绍周和装备部的专家进行研究。
研究得出的结论称,中国国产的H-2轰炸机的改进型可以从南京等地起飞,对日本本土展开轰炸,但考虑到目前中日空中的实力对比,再加上日本工业分布比较分散等缘故,黄柯并没有签署这个计划。
他对许绍周解释说,“不是我不同意你的计划,只是眼下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空中力量和日本只能达到一个均衡,如果贸然轰炸实际意义并不大,且会招致日本疯狂报复,这样的买卖不划算。”
轰炸计划这样被搁置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转机。
随着中国战机生产能力的恢复,以及美国援华航空队的加入,中日上空的空中力量对比天平已经开始向中方倾斜,日本此时身陷多地,无暇抽调更多兵力,此时美方提供远程轰炸机B29的陆续进入中国战场,是时候重启这个计划了。
另一方面,史迪威也通过马歇尔和盟军参谋部,也对中方的一些诉求和期盼有了一个相应的了解,双方的此番见面更主要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