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飞涨的物价 (第2/3页)
忠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美各国都送大量的大学生上前线去,到了战后才深深地感觉到这是一种失策,我想我们国家也正是基于此,才不让学生们从军吧。”
穆旦笑道:“国家为了爱护人才,不把大学生送往前线去冲锋杀敌。但我们应奋身图报,努力上进,能把将来建国的重任担当起来,方可对得起战死沙场的勇士,方不愧为今日之程婴。在这里打打砸砸,倒不如去从军来的实在。”
朱景行也走过来笑道:“穆旦老师说得好,我也正有此想法。若是再招兵,咱们一同从军。”
穆旦笑道:“甚好。”
“大哥在吗?”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众人回头望去,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青年走了过来。
穆旦对黄正忠和朱景行介绍说:“这个就是我的的堂弟查良镛。哈哈,先前几日,他在家乡就读之时,写下了一篇名为《阿丽丝漫游记》的讽刺文章,挖苦他们老师对日投降的心态。不曾想却被老师开除了。这几天他来我这里逛一逛。”
“开出也罢,反正我是不想在这般整日把‘投降’挂在嘴边的人为生了!”查良镛笑道。
穆旦拍了拍他的肩膀:“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换所学校继续读书。我的想法是做个外交官,不好好读书可不行。”查良镛颇为认真的说道。
众人聊了一会,见已经是中午了,黄正忠就笑道:“今天第一天报到,能够遇到你们这些老师同学真是高兴。走,我请大家吃饭,咱们找家馆子打打牙祭吧。”
朱景行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笑道:“正好肚子空了。正忠兄,你可真是我的好室友啊。”
“走走走,咱们去前面逛逛去。”黄正忠道。
众人去了就近的一家馆子,因为美国援助要从昆明经过,再加上抗战的到来不少工业和机构转移到西南地区,昆明这个原先并不起眼的城市在这个时候开始繁荣起来。
街道变的宽阔起来,马路上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汽车、卡车和黄河牌吉普车,衣着光鲜的达官贵人,穿着时髦的时尚女郎,还有金发碧眼的欧美人,以及穿着短袖汗衫的贩夫走卒们让这个地方变得热闹非凡。
众人感受着昆明的繁荣,向前走了一会后,就找到了一家要了点寻常的小饭馆坐了下来。此时已经是饭点,但前来吃饭的人寥寥无几,偌大的饭馆几乎没有人落座。
黄正忠看了看四周,再看看这个店有些生疑。
他低声对周围人低声问道:“这里怎么没有人来吃饭?怕不是一家黑店吧?”
穆旦听后笑道:“你只管放心,只是现在物价飞涨,寻常百姓连吃喝都买不起,哪里还有钱下馆子。咱们也是托了你黄正忠的福气才如此。”
不一会,饭菜端了上来,米线、牛肉,外加一些青菜,小酒馆里飘起了香味。
小酒馆的老板是云南本地人,先前他听了黄正忠几个人的谈话,叹气道:“倒不是没有有钱人,只是有钱人都去大酒店什么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