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24 美国的秋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024 美国的秋天 (第1/3页)

    时间进入了1941年,此时这场波及全球的战场愈演愈烈,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纳粹德国的钢铁洪流在横扫西欧之后,又挥师东进,百万大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意大利和德军还将战线延伸到北部非洲,横跨亚非拉的战争开始了。

    日军也在对华战场上投入了百万军队,他们的海军也在太平洋上虎视眈眈,他们和英美开战也是迟早的事情。

    看着眼前的这个形势,大多数人都相信日本和德国还有可能会在中东或者是某个地方会师了,悲观者甚至估计,世界格局到本世纪末都将是由德日掌控。

    与外面混乱的战争形势相比,位于北美大陆的美国却是一片祥和安宁。对于普通的美国民众来说,战争距离他们始终太遥远,每天的太阳依旧照常升起,纽约市区依旧是熙熙攘攘,每天的忙碌始终还是为了最基本的生活。

    外面的战争,对他们来说就是报纸和广播上每天播送的新闻。

    战争,距离他们很遥远。

    但对于另外一批在美国的人来说,战争距离他们并不遥远,这些人就是在美国的华人,黄英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自从来到美国留学开始,黄英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国外。这一点是父亲黄柯特别授意的,黄柯这一点考虑是出于自己自私的想法。两个男孩他都让回国,他是觉得他们自己也应该为这个国家做出贡献,再者在国内磨练一下,将来好委以重任。

    但黄英和他们不一样,黄英是个女孩子,并且外交能力出众,把她留在美国,既可以保证她的安全,同时也能够在联络美国之间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

    正如黄柯设想的那样,黄英在美国的这段时间里,不仅仅是自己完成了学业,还和不少的美国政要建立了联系,她还协助中国驻美大使胡适先生不少翻译和沟通工作。胡适几次都说,“你不如来大使馆工作算了,将来从政要是一条路。”

    黄英每次都笑笑说,自己不想从政,战争结束之后她就想回国去,像傅瑾阿姨那样,去做公益。

    从驻美大使馆出来后,黄英就打了一辆出租车去了附近的咖啡馆。今天她要见一个从纽约过来的记者苏慧。

    其实虽然之前没有见过这个人,但她的名字黄英却是不止一次听过了。她知道这个人和他的弟弟黄正忠是好友,并且有可能发展成为情侣的那种好友。除此之外,她在《时代周刊》上等不少媒体上,都见过这个人署名的发表的文章。

    毫不夸张的说,她是美国,乃至于西方媒体全面报道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人。

    打心底里来说,黄英对这样的华人是比较尊敬。再加上她们之间所受到的教育经历相似,黄英就很想结交这个人,可苏慧不是在国内就是在菲律宾,来美国的行程都很紧,再加上没有合适的人去牵线,所以她们也一直没有见过面。

    不过不久前,黄英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在电话中礼貌的告诉她,她是苏慧,现在有几篇稿子准备发表,因为她听说了美国政坛准备援助中国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