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9章 博物馆的猫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9章 博物馆的猫腻 (第2/3页)



    复制品是原文物被其他博物馆收藏或原文物由于种种原因不适宜在展厅展示而复制出来的古玩,这一点就是明摆着这样干的,展览的时候,有些地方的博物馆会标明这是复制品而不是真品,而有些博物馆却没有标明。

    除了明面上这样干之外,在圈子里还有一个圈内人都心领神会的猫腻。

    很多人恐怕都在报纸上或者杂志上看过这样的报道,说某某捐赠给某某博物馆一件文物怎么的,看到这样的报道,有时都会感觉这些人真的挺傻的,但事实上,他们真的傻嘛。

    如果我也是个文物收藏爱好者,在我收藏过程中,难免有“打眼”的时候,交了一些学费,收了一些假东西,比如说元青花、几大名窑的赝品,这些东西放在家里占空,砸了心疼,毕竟花了些银子的,想处理也不值钱,那怎么办?

    好办,捐给博物馆吧。

    不用看着心疼了,还能赚一些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而博物馆有时候明知是赝品,还是一样会把这些赝品摆出来的,这也是为了宣传博物馆,毕竟一说起谁谁捐给自家博物馆了,这家博物馆也有面子不是,当然,往大点考虑,那也是一种对普通民众文化的普及和宣传。

    总之,不管是为公还是为私,都不是坏事,需要这样做,那就这样做了。

    圈子里的人,认出了是赝品,往往都是一笑置之,或者唉声叹气一声,一般来说,都不会说出来,而圈外的人,也就是看个门道而已,看到博物馆里摆着的古董,都是精美绝伦的,他们哪里会想到眼前这件古董根本就是赝品。

    当然,事无绝对,也不是没有一些拥有真正收藏之心的收藏家将一些价值和意义比较大的古玩捐献给博物馆,像在国内地位高,名气大的那些收藏家捐献的肯定也都是真品,说白了呗,捐献一件赝品,他们丢不起那个人。

    所以说,博物馆让人观赏的古玩,也不全是真品,当然,相对的来说,真品是占了大多数的,特别是属文化局管辖的直属博物馆,像省博物馆,市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的赝品相对的来说要少一些,毕竟这关系到政府的面子的。

    凭借着自己的眼力鉴定出的结果,总体上,还是让陈然满意的,不过就是吸收的能量光圈不是很多,才吸收了三十多个,加上先前的十几个,也就大约五十多个。

    “哥,你可回来了,都想死我了。”

    刚把越野车开进院子里,陈小文就跑了过来,等陈然下车,上来就给了陈然一个大熊抱。

    “去,怎么学人家搞起这一套来了。”

    陈然笑骂着把他推开,然后拉开后车门,招呼了他一声说来拿礼物,陈小文欢呼一声,乐滋滋的跑过来,站在陈然身后,探头眼巴巴的望着。

    陈然把堆在后车座上买的衣服,首饰之类的一大堆的盒子都一件一件的取出来,塞进陈小文怀里,塞着塞着,陈小文都抱不住了,不过倒是把他高兴的不轻,陈然塞进他怀里一件,他就连忙瞧瞧是不是给自己的,看到女式的衣服,那就算了,是男式的,就问问是不是给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