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醉翁之意 (第2/3页)
可以撒野的地方”
世代魏国公都是军武世家,但到了徐弘基这一代,身上基本已经找不到军人的血气了,而他的儿子更不堪,在另一个时空里,清兵打过来的时候,这家伙直接就打开金陵城门投降了。
山高皇帝远,从小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再加之没受过什么挫折,也就养成了徐文爵目空一切的性格。
徐弘基毕竟是老牌国公,想的事情自然也要比儿子远多了。
听了儿子的话后,不置可否地道:“小心一些总是没错的,毕竟外界对这阉贼的传说颇为神奇,想来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你手下的兵马也不能闲着,一旦淮安那边有变,就立刻调动兵马平叛,要知道淮安不止是离金陵近,离凤阳也不远,如果那里出了事情,本国公也唯有以死谢罪了”
“叔丈放心,凤阳有重兵把守,凭那几个白莲余孽,根本就打不过去的”
......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魏国公一家在谈论淮安民变的时候,有关淮安那边的消息,也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在金陵传开了。
不过金陵人似乎对这件事并没什么反应,或许是承平惯了,也有可能是对附近的军队有信心,反正除了把这件事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外,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不管流行的是什么话题,百姓有百姓的议论方式,官员们自然也有官员们的谈论特点。
秦淮河上的一艘画舫上,三个身着华贵绸缎长衫的人,也在一边饮酒,一边谈论着淮安以及有关叶珣下江南之事。
这几人中有南京布政使王一鸣,如果让姚总督看到他还有心情在这喝酒,非气炸了不可,可此刻的王大人却一反之前在沈长山家时的谦恭模样,谈笑风生,仿佛变了个人一般。
王一鸣的官职虽高,但同在座其他两个人的名头比起来,却要明显差上一头了。
这两人一个是南京户部郎中马士英,另一时空当了凤阳总督的那位。
令一位就更有名了,他就是先投靠东林党,后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