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1章 兴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11章 兴兵 (第2/3页)

至在想,如果大明多一些像叶珣这样的官员,那大明王朝还何惧区区鞑虏?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少年皇帝为什么就容不下他,甚至是屡屡加害呢?

    这是个不需要答案的问题,王象乾也不会去深究。

    见王象乾久久不语,叶珣继续道:“老大人可放心,叶某不会谋逆,不会给其他朱氏子孙祸乱天下百姓的机会,但有些事,我还是会做的”

    王象乾想说点什么,却最终还是长长叹息一声,道:“如果你不是太监,老夫绝不会容你走出大同,不管你之前有多大功劳,但君就是君,臣就是臣,望你能恪守君臣之道,不要做大明的罪人”

    话说出来,王象乾自己都觉得没有什么力度,但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他已经退休,就是想为少年皇帝做点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叶珣没有在王象乾家久待,该说的都说了,虽然挺欣赏老王的为人,但两人的想法相差太远,能唠这么长时间,已经很不错了。

    夜已经很深,正常情况下都无法出城,更何况代王刚刚被刺身亡,全城都已经戒严。

    叶珣倒也不是走不掉,只是这时候若走,很容易让人觉得他是做贼心虚。

    叶珣不走,不代表消息送不出去,到了侍卫们提前定好的临时住所,叶珣接连向辽东发了两道命令。

    一道命令的给张起的,另一道则是发给阿勒坦,命令的内容只有一个,火速带兵进关。

    就像叶珣对王象乾说的,他不会造反,但也必须要让某些人知道他的态度,知道他不是可以随意揉捏的。

    经过一年多的扩充,阿勒坦麾下也已经有一万余人马,如今就驻扎在沈阳与广宁之间。

    这一万人马虽然多为蒙古人,但早已在辽东生活多年,生活习惯已经同汉人没什么区别,再加上有叶珣这样一个神一样的存在,所以这些蒙古族士兵在忠诚方面绝没有半点问题。

    而驻扎在广宁的张起部,本就是为了应对关内潜在的威胁而组建的,兵力早已经过了两万。

    按照叶珣的命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