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二十七章 大战来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百二十七章 大战来临 (第2/3页)

为我们的棋子了!”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说道。

    其他几人都点了点头,对此表示赞同。

    “我非常奇怪,日本明明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了,为什么还不要求和谈呢?现在川西的海军正在摧毁日本的工业设施,在这样下去的话,日本的损失将会极其严重!”法国驻华公使田椿问道。在他看来,日本人完全就是脑子坏掉了。如果是他们法国人的话,明知事不可为,恐怕早已经投降了吧!

    “这就是日本这个民族的偏执的性格,只要他们认准了的事,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会去做的。所以,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就会让他们对中国产生极大的怨恨。到时候他们两国在远东爆发大战,我们就可以趁机渔利了。不过,日本这一次输定了,我们必须的确保日本不被严重的削弱,否则的话,日本将很难阻挡驻川西。等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再给日本大量的贷款,帮助他们重整军备,特别是海军,让他们能够有一只匹敌川西海军的强大的舰队,这样的话,中国要想击败日本,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当中国人把注意力放在日本身上的时候,也就不会再有精力威胁到我们的利益了!”欧格纳说道。

    对此,大家都表示赞同。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狮子醒来,将让世界为之颤抖。现在,这只狮子已经醒来了,列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于是打算为狮子寻找一个目标,让施展不把注意力放在他们的身上。而这个目标,则是日本了。这对于日本来说,不知道是幸运还是灾难。

    英法美俄四国达成一致之后,开始等待日本主动提出议和了。而日本方面,则还在等待这陆军的消息。等待着陆军创造奇迹,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然后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只不过,他们的希望,终究还是会破灭了。几十万失去补给的日本陆军,怎么可能打得过武装到了牙齿的川西精锐陆军呢?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地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清朝时期乾隆二年(1737年)名为临榆县。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公里,位于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1381年建关设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

    自从满清入关之后,山海关已经渐渐的失去了作为天下第一关的作用了。但是现在,整个山海关再一次被战争阴云所笼罩。川西和日本方面,数十万大军正云集在这里,即将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其中,川西方面是第三师,第十一师,第二十二师,第二十三师以及两个骑兵军,共15万余人。日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