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二章 嘉峪关的重要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八十二章 嘉峪关的重要性 (第2/3页)

交汇处的低地上,它的两边都是雄伟险峻的大山。莽莽苍苍的群山绵延开去,向东扎格罗斯山的余脉一直要到捷洛克公国境内,向西兴都库什山脉的余麓则一直延伸到银川府境内。

    这里也是西斯罗帝国和卡曼帝国的天然分界线,向北出嘉峪关是一片广阔的大草原。有一条小河沟蜿蜒向北,这条小河沟被称做鸭子河,河东便是卡曼帝国领土,河西自然就是西斯罗帝国地界。两座大山的余脉在这里交汇形成一个奇特的盆地,盆地面积很小。嘉峪关便建立在这盆地之上。

    两百五十多年前,为了防备当时山脉以北草原上的游牧蛮族对山脉以南的帝国领土的骚扰,当时的第七十七任帝国皇帝赵潜下令在此修关筑塞,驻扎军队,防御游牧蛮族对中原地区的侵扰,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工程建设期后,宏伟的嘉峪关终于完工了,据说当时修筑这座雄关动用了二十万民夫,耗费近两千万帝国白银,关卡建成后。已经是帝国的第七十八任皇帝赵游了,赵游亲自主持了落成典礼,这是帝国历史上皇帝陛下第一次为一座关卡要塞主持落成典礼,由此可见这座关口的重要性。

    由于这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东西两边的城墙均倚山而建,极为险峻,而且城墙下的山岭地势险要,即便是敌方的步兵也要想发起进攻也极难展开,至于攻城器械更是难有用武之地。而处于盆地南北两面的要道口,则建起了高达二十米的城墙。这几百年来有历经多次修缮完善城防设施,足可以抵御十倍以上的兵力进攻而岿然不动。城墙下引来两边山上的流水,形成一道既深又宽的天然护城河,无论是从南向北还是从北向南均形成了极佳的防御堡垒。

    为了确保这座要塞关卡的稳固。除了随时驻扎有两个师团的部队外,当时另外还从太玄府各地迁入大量居民,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又有相当数量的来百姓主动迁入,截止现在要塞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