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危机消除 (第2/3页)
,最后都被迫退出了战斗。
双方在三条战线僵持了十多天后,9月20日,南线的赤狄大军在察钦的率领下,再次向库尔多率领的卑匈军队发起猛攻。由于军力相差近五万人,赤狄一方斗志高昂,而卑匈征西部残兵斗志已严重削弱,库尔多为保存实力被迫在作轻微抵抗后,率军队后撤。
9月27日。北线赤狄大军与卑匈大军再次在奔马原会战,双方动用了轻重骑步兵全方位交锋,战争持续了一天,最终卑匈军队首先退出了战斗,赤狄军队也损失不小,未作追击。
9月29日,安欧人特使分别到达赤狄人的撒拉城和卑匈人的巴罗纳城,劝说双方和谈。10月11日,双方谈判代表在安欧人的特使见证下,在赛马原上的一座临时搭起的帐篷中开始谈判。经过三天马拉松式的谈判,双方最终就各自退兵、赎回战俘等一系列问题达成了妥协。
10月22日,双方军队撤回各自领地,10月27日,双方战俘交换完毕,赤狄方获得了五千万白银和十万奴隶的赎金,历史上称之为“第五次腾格里战争”以赤狄人获胜告终,但卑匈人的元气并未受损,这只是为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种子。
“这个安欧人还真他妈的可恶,赤狄人和卑匈人打仗关他屁事,用的着他在里面调停?”
秦暮一边看着送来的赤狄和卑匈两方战争的情况报告,一边大骂安欧人。虽然卑匈人的入侵可能已完全消失,但看到并没有多大伤亡的双方在安欧人的调挺下就此罢兵言和,秦暮原本十分好的心情又变得大大的不爽。
“安欧人生活在腾格里草原的中北部,夹在赤狄人和卑匈人之间,实力虽然不能与这两强相比,但也不容小看。它对这两强都一直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并经常为双方充当和事佬。现任酋长基柏也是一个颇有才干的领袖,在他的带领下,安欧族的实力有了长足发展。”诸葛放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情况是耳熟目详,所以很快地回答道。
“那他为什么不让赤狄人和卑匈人打个两败俱伤,自己也好趁机发展壮大?”无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诸葛放摇摇头解释道;“大人,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在安欧人的四周还有几个势力较强的游牧民族,一旦赤狄人和卑匈人遭到削弱,腾格里草原上的均势必将被打破,原来对安欧人就有也野心的其它几个民族就会毫无顾忌,就有可能对安欧人下手。”
“安欧人也就是因为与赤狄人和卑匈人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从中也获取了不少利益,同时也正以为二者相互牵制,使得它获得了一个发展的时机,它也希望着种情况能维持长一些,自己也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时间来壮大自己。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似乎与我们采取的策略有些相似。基柏大概也就是作此打算的吧。”
由于已进入十一月天气也开始转冷,在确定卑匈人已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