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陶俑 (第2/3页)
,上边好像绘有什么。三爷从自己包裹里拿出防水手电筒,往上照去。
我是在那个盘瓠玉像之前看这个壁画已经看腻了,没有什么心情。而三爷则是饶有兴致的看着。随后我们又推开一扇门,又是一个格局相同的房间。我跟大头四处寻找歪嘴留下的几号,而三爷则是一直抬头看着壁画。如此反复,我们几个走过了大概五个屋子。
当大头随手有推开青铜门之后,惊讶的一下摔倒在地。然后他惊呼:“什么人!”我们两个一惊,从门口看去,那个门口竟然蹲着一个人。
手中拿着权杖,在昏暗的灯光之下,正看着我们。但是越看,就觉得越奇怪。这个人怎么不动呀。
我们三个壮着胆子一步一步的靠近那个“人”,直到走近了才发现居然是个以假乱真的陶人。大头立刻大骂起来。说来也奇怪,这是陶人身上所穿的衣服虽然腐烂的已所剩无几,但是陶人的上半身却被绘以大量的彩绘,完好如初。
那陶俑从头到脚跟真人无二,不然也不会让我虚惊一场。不过那陶人的脸上一灰一红,虽然这样但是千年不掉色的彩墨还真是让人佩服当时的调色技术。
处在甬道中的陶人被立在一个石台上,看样子这个陶人的原型应是一个祭司。手中拿着的权杖早就没有雕饰。陶人虽是苗地的产物,但其完全没有苗地的风格。
苗地的人雕大多是采用的是颇为原始的雕塑风格,多用整块是石料或者玉料雕制而成。但是这个陶俑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秦时的样式,造型夸张,手法浑朴为主,好似信手拈来的特点与秦朝雕塑那种形制大小皆与真人相似,但是形态各不相同的特点极为契合。
我一下子想起了我看过无数次的兵马俑。但是说道殉葬俑和人雕手法技术的精湛,亦是个朝代工艺的承传结晶。人俑殉葬也是有活人殉葬演变来的,至战国时期,以活人殉葬的的野蛮习俗逐渐被用各种材质的陶俑所代替,加之日益盛兴的厚葬风,使得各种各样的陶人制造空前发达。
但是尽管汉代在秦朝之后,秦始皇陵兵马俑也是世界人俑制作的巅峰。此处的房间虽然有黒鳞鲛人的灯光但是灯光过于幽暗,而手电的光线光照范围不大,一时竟能把陶人看做真人。这里陶俑制作的技术之高虽然比不上秦始皇陵,但是水平也相差不远。
那人佣半跪于陶盘之上,左脚膝跪,右脚蹲直,面朝我们来的方向,眉目修长,面容庄严,头仰向上,目光也是望着上面,似乎在祈天,又仿佛在祈祷天神的降临。一切的思绪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这个陶俑人自身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但是我们本就不是什么考古人员,而且除了三爷,我们几个根本就对苗地没有任何了解。
但是我还是用手摸了摸这个陶俑。因为看了那么次兵马俑但是并没有用手摸过,也算补偿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