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而降 (第2/3页)
的密林深处,成为猎人狩猎的好目标,而且它还是当地土著的主要肉食来源。
第六个标本是一只长鼻猴标本。这种动物在马来语中被称作“orang belanda”或“Dutchman”,它的大肚子和大鼻子就像早年当地婆罗洲人看到的欧洲殖民者。不管这种说法是否老套,长鼻猴都被认为是动物界长相最滑稽的一种动物。
第七个标本是一只南非穿山甲标本。这种非常奇特的哺乳动物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浑身长满鳞片的热血动物。一旦受到任何威胁,穿山甲就会蜷缩起身体,从头到尾卷缩在一起,形成一个无法攻入的球体,用来保护腹部,然后从肛门腺体释放出像臭鼬发出的臭气一样难闻的物质。
第八个标本是一只叶角蛙标本。据传闻说这种两栖动物会精心伪装成树叶,如果不仔细分辨,很难把它与它潜伏的地表区分开来。这种蛙很少四处走动,它会守株待兔,等到螃蟹、蜥蜴、小型啮齿动物和其他蛙类离它特别近时,它才突然发动攻击,把猎物整个吞下。
第九个标本是一只鲸头鹳标本。这种大型非洲鸟类长得很像鹭,拥有一个相当大的嘴巴。鲸头鹳的喙非常有力,嘴宽10厘米,长23厘米,大约跟一只中等号码的鞋子大小差不多。
最后还有一只星鼻鼹鼠标本。这种动物体型娇小,通体黑色,披着一身厚厚的软毛,拥有适于挖洞的大脚。但是它的鼻尖上却像是趴着一只海葵,星鼻鼹鼠利用海葵的帮助,每秒可以识别和吃掉多达12个野生食物,这使它成为哺乳动物界最快的进食者。
这十种动物标本不是以生活在沼泽盆地里的动物,就是以沉浮于无边无垠的戈壁沙洲里的动物而制作的,其形象古灵精怪,逼真生动。如此活灵活现,仿佛把我送回了它们所生长栖息的那片野外生存的领域里。
我细细观赏品味着这些珍稀的动物标本,流连忘返。一番认真地考量和研究后,我发现这十个珍藏的物种标本和三个可爱的普通动物标本的存放都很有点意思。摆放它们的局面好像有点故意地凌乱突兀,但是细致地探究还是能够瞧出些许端疑来的,这动物标本的架构形式是沿袭着北斗七星星象图的形态摆放的。这里到处都是北斗七星图的影子,看来统治这方要塞的主子相当崇拜北斗七星。
我按照这些动物标本的排列顺序,一个接一个仔仔细细地察看,生怕漏掉任何一个枝节。来到最后的星鼻鼹鼠标本前,我俯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