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一章 文昌郡主 (第2/3页)
以近日来,父皇再示好御史台,只是时日尚短,未见成效。
易王不知父皇如何做想,异地而处之,他若是在父皇的位子上,肯定会后悔当年处置王实卿,想找个法子,转着弯地弥补当年之失。
今日在此得见王实卿流落风尘十载的女儿,父皇心中怎会不念起往事。
因王实卿之事牵扯到易王的舅父,易王也不便多言,只得静静在旁边陪着,深知建隆帝心思的德喜更是一声不吭。这两尊大神都不说话,跟随保护的高仓颉就连头都不敢抬了。
建隆帝隔着竹篱,看着珠绿在书舍内洒扫,面上几变,最后长叹一声,拿定主意,“取纸笔来。”
德喜立刻入书舍取来纸笔铺在小亭的石桌上,引得几个书生驻足围观。建隆帝卷衣袖执笔,挥毫泼墨写下“五更书舍”四个大字,并在右下方印了自己的私章,然后转身而去。
德喜吹干墨,将圣上的墨宝交给珠绿,叮嘱道,“此字妥善收好,待丁中和归来后交到他的手上,不得有误。”
敢直接称云清先生大名的必定不是一般人,珠绿立刻接过,屈膝行礼称是。待德喜出去后,珠绿站在门边向外望去,看着建隆帝和晟王离去的背影,暗暗琢磨着这应是跟着那狗皇帝来的大官,能留字又称呼先生大名的,莫不是……太傅宁良雍?
建隆帝走出书舍,望着其南连绵起伏的矮山,压在心中多年的沉郁之气一扫而光,抬手一指,“由此向南方圆五十两,皆归陈小暖所有。着她办好书舍,昌登州之文风。”
高仓颉晕了,陈祖谟惹了圣上生气,珠绿牵连出十年前的旧事,咋最后圣上却赏了陈小暖?
易王和德喜却懂得建隆帝的心思,暗叹陈小暖的运气真不是一二般得好。
易王笑眯眯地道,“父亲,未出阁的非柴氏之女得封地,陈小暖还是头一个。”
建隆帝想了想也乐了,“传旨,封陈小暖为文昌郡主。”
高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