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三章战地记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三章战地记者 (第2/3页)

.也在忙着擦洗玻璃窗和柜台.摆出那千方百计隐匿下來的货物.各业的招牌.高高的挂起來了.

    另外.两家石印局.日夜替解放军赶印宣传品.小贩们穿梭似的在街上大声叫卖.满城红旗飘扬.到处都贴着鲜艳夺目的标语.人们最关心山东省政府颁布的“军事时期城市管理纲要”及**的各种政策.许多上了年纪的老百姓.都戴上眼镜细心的读着.一位小商贩边看边笑着说:“**的政策就是好.对各界都能照顾到.”

    诸城的青年们更愉快的招呼着同伴到前线记者团临时布置的“阅报室.极度缺乏精神食粮的他们:抓到任何一种解放区的书报都喷啧赞美.但当管理图书的同志告诉他这仅仅是解放区出版业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时.他们又立刻现出深深的羡慕神情.

    第四天.是诸莒边群众自动组织慰问团來劳军的日子.

    记者和一大群人去迎接他们.在南街上碰着这支锣鼓喧天的队伍.最前头飘着一面写有“向解放诸城的大军致敬”的横旗.紧跟着的是中国人民领袖**同志的巨幅画像.

    这后面就是两行红绿夺目的妇女高跷队.她们和着锣鼓的节拍而扭着秧歌.再后面就是用车子推着二十口猪.十二只羊.还有一连串的担子.挑着大批的鸡蛋和苹果.许多礼物上都贴着红纸条.据说这是当地农民最尊敬的表示.

    慰问团走到大街时.老四团已列队欢迎.群众代表李大來对战士们说:“我们带來的东西很不好.可是这是莒诸边千万个老百姓的心呀.”

    全体指战员也高呼回答:“感谢老乡们对我们的关心.”

    “坚决消灭张步云的残部.替诸莒边老百姓报仇.”

    接着互相交谈.亲如父子家人.这种融洽气氛使刚解放的诸城同胞异常惊奇和羡慕.一位离城三里路的张老先生.腿上着疮也赶來参观.他感慨而兴奋的说:“我白活七十年.这才看见真军民一家的鱼水之情.”一位战士马上安慰他说:

    “老先生.所有的解放军到那里都是这个样子.我们永远都是为老百姓的守护者.”

    “同志.”他激动得流下泪水说.“我希望你们永远不要走了.”

    “请放心好了.”那个战士答:“我们将永远保卫好这个伟大的诸城.”

    可惜的是.狡猾的张步云在其保镖的护卫下.化装逃往了高密县城了.

    当时.为了牵制敌人以便配合解放大军全歼胶东国民党守军.八路军暂未攻打高密县城.张步云算是暂时捡了一条命.不久.张步云又被国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