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十四 章 战时贸易 (第2/3页)
组织起来》等著作,为我军建设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明确了基本纲领,指出了自力更生、生产自给是我军民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途径。
**、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参加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们把滨海地区建设好的决心。
为粉碎敌人的“大扫荡”,保卫建设根据地,滨海军区后勤部党委根据军区党委指示,针对滨海地区的具体情况,经过几次讨论研究,制定了建设根据地和保障部队供给的五项基本任务:
一、广开财源,活跃经济,筹集经费,提供资金;二、发展军需生产,达到军需物资基本自给;三、建设军工厂;四、建设医院,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培训医卫人员,保障部队人马健康;五、发展兵站交通线,加强前送后运工作。
没有经费,部队就难以生存。没有资金,部队就没有了一切。根据当时部队财经状况,首先必须克服经费上的困难,侧重点是抓经济收入,这就必须广开财源。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滨海军区东临黄海,晒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鲁盐全国有名,当地群众和一一五师机关也都以晒盐为财源。
滨海军区后勤部先从晒盐上找出路,苦干数月,终因准备不充分,急于找财源,缺乏技术、经验,仓促上马,造成失败。在当时部队资金、物资极端短缺、各部队急等钱物的情况下,筹集经费的第一个办法初试失败,蔡长风深感担子重压力大。
“吃一堑,长一智”。滨海军区后勤部对晒盐问题总结教训,重又进行了仔细分析。还要不要继续晒盐再试一下?蔡长风深入调查整个盐市购销生产运输状况,仔细研究分析后,向陈司令员报告说:“首长,如果继续晒盐,即使成功,销路怎么样?经济效益到底有多大?我心中无底。”
“这……那你看着办吧!我老陈还是那句话——成功的功劳是你们的,失败的责任由我承担。”陈士榘给部下打气地说。
蔡长风经深入周密调查,了解当地盐市、陆海运输及当地搞生产和做生意的各种途径及其它财源和市场情况,全面考虑,权衡利弊,分析对比,当机立断,果断决定放弃晒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