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九 章 牢中斗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九 章 牢中斗敌 (第2/3页)



    高玉林默默地想着,想着,久久地想着。忽然,老邵捅他一把,问道:“小高,你又在想什么?”

    “奥!我正想敌人会用什么法子对付咱们。”高玉林说:“为的是好想法子对付他们……”

    老邵考生:“这个呀!我早想过了——”

    高玉林:“你早想过?说说看——

    老邵先生满口是轻蔑的语气,不以为然地说:“他们能有什么新玩艺?要我看,这那妈妈的小鬼子,真像程咬金打架—一也只不过就是那么两下子。”他缓了口气又说:“提人,逼供,你若不招,他就上刑——烙铁烫,上压杠,灌辣椒水,倒吊屋梁,还有什么老虎凳,过阴床,电椅子,火镦子……”

    老邵先生的话题一转,变成了十分自信的口吻:“他们五花八门儿的这一套,我只用一个法儿就全对付得了—一”

    “什么法宝?”王二问道。

    “什么法宝?要命,就给他;要话,俺没有!”高玉林一拍胸说。

    这时,高玉林用万话归一的调子说:“这里,用得着两句古语:他有千方百计——”

    王二替他说出下半句:“咱有一定之规!”

    “对!哈哈!”高玉林说:“来个一问三不知!”

    老邵接道:“这就叫做凡人不开口——神仙难下手。非气死那几个小仔子不行!”

    在老邵同志和高玉林谈论的时候,码头工人王小五和王大宁等人一直在旁边听着。当王大宁听到这里的时候,不以为然地插嘴道:“我不用你们这法子!”

    “为什么?”高玉林问道。

    “太窝囊!”王大宁回答道。

    “你有什么好法子?”高玉林道。

    “当然有了!”王大宁说道。

    “你到底有什么好点子?快说说——”高玉林又问道。

    “我没什么好‘点子’,还是‘老办法’!”王大宁说道。

    “什么‘老办法’?”高玉林大惑不解。

    “还是白天在大广场上用过的那个老法子呗!”王二见別人没有领会透王大宁说道的意思,就冷笑地抢先生说:“敌人过堂时,准得—拍桌子,大叫“谁是地下党?”

    “我就一拍胸膛,答:‘我就是地下党!……”人们都无声地笑了。

    这时,有人又问王小五:“你这么大的年纪了,能顶得住敌人那刑具吗?”

    王小五自豪地说:“魔鬼不就那些小把戏么,我早就尝试过的,没什么了不起!”他停了一下,加重语气又说:“上回我被捕以后,就是这么硬抗出去的!”

    是啊!硬抗,是每一个爱国者必须具有的精神。特別是在和敌人进行刑场斗争的时候,这种“硬抗精神”,就尤为可贵,尤为必要。可是?要使人能有这种精神,那必须先鼓起斗志才行啊!那么,在当前这种现实情况下,对牢房中这些人来说,该用什么来鼓舞他们的斗志呢?

    几年来,高玉林经常用讲述延安和山东滨海的故事来鼓鼓舞战士和群众的斗志。因此,今天他想来想去,便不觉不由自然而然地想到讲述延安和山东滨海打鬼子的故事这方面来了——

    高玉林讲的这些故事,全是他自己在八路军主力部队打敌人的故事和听其他同志们讲的。几年来,特別是高太林奉命来到这一带开展地下活动以来,这些发生在革命圣地的革命故事,特別是通过战友们的语言和咸情描绘出的毛主席那伟大的形象,时刻都在鼓舞着他迎着风浪前进,激励着他跟敌人进行着顽强不屈的斗争。

    同时,他还经常向在地下工作的同志们讲,用以鼓舞自的战友,鼓舞自己的同志,鼓舞自己的阶级弟兄。今天,他的讲述和每次一样,一提起延安和山东的滨海,勉就精神焕发,他就情感奔放,充分显示出他对革命圣地的热烈向往,特別是谈到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时,他更是笑容满面,激情满怀,充分地流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