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二 章 调虎离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 二 章 调虎离山 (第3/3页)

—这个大包里,有几个干巴馒头,还有一些核桃、花生和柿饼子什么的。几年来,这个装饰用的大包,是王熙叶手边的常备之物。一旦上级让她去传送信件,她提起这个背包就走,以走亲探病为掩护,完成上级交给她的任务。

    一旦听听到枪声往外跑时,她也总是把这个大包提在手中,为的是:万一跟敌人相遇,好以走亲探病的身分掩护自己,若是自己的同志需要她外出,她有这个大包在手可以马上就走,用不着窝回家来再做什么乔装改扮的准备了。

    由此足见,既然了解上述情况,他们显然是不会为和王熙叶的“巧遇”而咸到惊奇的。可是?二人虽不感到惊奇,喜悦的感觉,高兴的感觉,却还是有的,而且是很强烈的。

    可也是啊!由于“做生意”的原因,尽管宋、高一直在这一带转游,可是?到今天说话,他们和王熙叶已有四个来月没有见到面了!你想啊!宋继柳和高玉林在今天这样的情况下,突然见到了自己的同志——王熙叶,他们怎能不喜悦?怎能不高兴哩?当然是喜悦的,高兴的!而且是应当喜悦,应当高兴的!

    不过,宋、高之所以喜悦和高兴,主要不是因为他们之间別来日久,更不是因为他在这安危莫测的严峻时见到了他的同志,那么,使宋继柳和高玉林喜悦、高兴的主要原因由何而来呢?

    主要是:二人在意识到自己难以突出重围的情况之下,在预见到可能会出的种种情况之后,心里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带来一项艰险的紧急任务,这项任务,继柳、玉林打算交给他的同志——王熙叶同志去完成!这便是二人进院后一直往家奔的原因。你想啊!这不,他们还没有奔到“家”,就在街巷里碰上了王熙叶,二人不该喜悦吗?他不该高兴吗?

    按常情,一別多月的同志突然在这种情况下见了面,特別是这四个月又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他们该是多么亲热?又该有多少话要说哩?可是?在今天这种特定的情况下,这些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所共有的革命责任感,不允许他们把这极其珍贵的时间用在那一方面,他们现在用那一闪即逝的目光代替了素常该说的所有话语,宋继柳冲口而的竟是:“你到哪去?”

    “我要找你!”

    “你找我干什么?”

    王熙叶这句话,在宋继柳的感觉中,却自然延伸地变长了—一也就是说,在这已经出口的话语之后,仿佛还有一句她自己觉着该说、而且也想说的话,只是没有说出口!那句话是:“有什么任务,你就下命令吧!”

    是的!这时王熙叶的心里确实是有这样一句话,只是她那不大听从指挥的嘴没有替她说出来。不过,这也无妨。因为她的眼神和表情,已经帮助她的嘴巴作了补充,而且,它们的补充,比她用嘴来说还要真切,还要清晰,还要明白宋继柳说话的内涵了。

    宋继柳虽没有说“我命令你”,可却又是以十分明显的命令口吻说:“你马上出去,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地下党的同志,无论我发生什么情况,不许他们轻举妄动!”

    宋继柳在说这句话时,心里是这样想:“现在巳经被围,看来也可能被捕!我们现在已经遇险,看来也可能遇难!如果,地下党的同志们,万一听到了我们在这里被围或被捕、遇险或遇难的消息,是肯定要拼命,要急眼的!倘若他们在无备之下,感情冲动,采取了营救或报仇的行动,那必将遭受重大损失,因为敌人的人马太多了,又是在这大白天的大上海,无论如何不能容许他们为了我们两个人的安危而采取孤注一掷的行动……”

    现在王熙叶是不能马上就理解宋队长这话的全部含意的。可是?王熙叶对她的“同志”宋继柳这个人,是深刻了解的。她知道已经成了共产党员的宋继柳,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从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的。王熙叶出于这种对“战友”的信任,她没在多没想,什么也没问,并将千言万语归纳成一句最简练的话,说:“好吧!”

    王熙叶要走时,宋继柳嘱咐她:“你要勇敢一些!”

    王熙叶点点头,又嘱咐宋继柳:“老大,你也要更加坚强一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